默克爾突然來華的真正原因曝光--中日的正式決裂
2014/7/15 17:01:21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經濟新聞,這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正式宣告。中國的市場將來是和德國制造共同
成長。日本制造在中國市場已經被選擇放棄。
剛剛發(fā)表的世界百強企業(yè),日本汽車業(yè)就占一半,可見汽車行業(yè)對日本的重要性。
中國汽車市場向來是德美日的天下。日企雖然在中日這么槽糕的局面下,都保持堅挺,甚至是有不斷復蘇和擴大優(yōu)勢的現象。
《默克爾見證:中德電動車充電接口統一》將給日本車企致命一擊。電動車,未來各國汽車行業(yè)的新標準。中國已經把未來的汽車市場交給了德國制造,日本車企在華的優(yōu)勢在未來電動車市場上瞬間消失。這招簡直就是對日釜底抽薪。
中日政冷經熱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全面轉冷是趨勢。(民間交流不會阻礙,相反國家層面依然給予支持)但是中國市場的真正核心未來將會逐步脫離日本制造。
雖然芯片,照相機等日本特有技術優(yōu)勢依然強大,但是這是國家意志,中國有著巨大的源源不斷的技術人口,創(chuàng)新意識經過這些年已經深入人心,雖然曾經山寨,偽劣的制造形成慣性依然持續(xù)長久,但這不是國家的未來,國家的未來一定會是有責任感,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企業(yè)家的天下。
中國已經不可能把市場給日本,而在政治上完全和中國對立也無所謂。這種情況也許只有美國有這特殊待遇,日本從各方面來講,都輪不上。
7月7國家祭奠是中國對日的公開政治對抗,那么今天的德國總理來就是告訴世界,中國的市場未來將由德國制造一起合作。日本在華核心企業(yè)的未來已經公開出局。
日媒最近一直很自豪,日資企業(yè)加速脫離中國化,似乎暗自嘲笑中國活該。這樣的心態(tài)對中國這樣的大國能會有真正的影響嗎?短暫疼痛是肯定有的,但是國家意志對待日資的撤離絲毫沒留戀之情。
將來日資依然在中國會有很多,也會促進雙方互利。但是真正的主導行業(yè),將來一定是和日本制造拼刺刀。所以縮小中國的對日市場將會對雙方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日軍事競爭只是表面,現在已經拉開了中日經濟,中日制造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大幕。日本制造的特點和優(yōu)勢,很多不是我們所能學習和努力就能做到的。但是未來的勝負往往是多層次的,多變數的。中國制造將來一定擁有巨大的特有優(yōu)勢,這是真正讓人恐怖的地方。
當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罵在鄙視中國制造的時候,恰恰也就意味著,這個局面遲早會被扭轉過來。我們現在是償還過去垃圾中國制造的影響。
前幾天路過一大學的學生的離校別離之刻。我莫名的也流淚了。為什么?因為幾個年輕的學子此刻擁抱在一起痛哭,在他們最后必須要分開的那刻,幾個學子一起喊著:“加油,大家一起加油啊。”
突然心里感覺很溫暖,對中國的未來很有信心。
傳動生活 更多>
“愛不是語言,我們在行動!”
2017/12/4 13:21:29
“信捷電氣”2017暑期夏令營
2017/9/25 11:19:41
igus助力機器人球隊奪得2017年機器人世界杯冠軍
2017/9/25 1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