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電動中標美國新能源汽車電機量產項目

時間:2013-05-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電機之于新能源汽車,就像發(fā)動機之于傳統(tǒng)汽車一樣,是整個汽車的心臟。幾年前,高性能新能源電機市場還完全被國外壟斷。如今,國際頂級汽車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大單終于落入了中國企業(yè)囊中

做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電機

“經過與7個全球頂級汽車電機供應商的競爭,精進電動贏得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的新能源汽車電機的量產項目。”

今年4月底,剛剛拿到競標結果,遠在底特律的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蔡蔚迫不及待地向國內發(fā)回了這樣一條越洋短信。這個以過硬的專業(yè)技術和謙遜作風著稱業(yè)界的山東大漢,已經等不到一周后回國時再發(fā)布這一捷報了。

電機之于新能源汽車,就像發(fā)動機之于傳統(tǒng)汽車一樣,是整個汽車的心臟。幾年前,高性能新能源電機市場還完全被國外壟斷。如今,國際頂級汽車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大單終于落入了中國企業(yè)囊中。

“做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電機,我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了。”蔡蔚充滿信心。

兩年長征打敗“老東家”

回顧拿到項目的全過程,蔡蔚無法不激動——

精進電動,這家在中國成立僅5年的新能源汽車獨立電機供應商,經過長達兩年的競標、樣件試制和綜合評估,以及3輪淘汰制篩選,終于取勝。

他們的競爭對手,不僅包括了東芝、法里奧等全球頂級汽車電機供應商,更包括蔡蔚此前供職多年的“老東家”——美國最大的汽車電機供應商雷米公司。

第一輪提交電機樣件、公司資質篩選,第二輪詳細參數評比等篩選后,8家獲得標書的入圍者,最終只剩下4家。直到最后一分鐘,誰也無法預測,這場歷時兩年的“馬拉松”究竟誰能勝出。

結果宣讀的那一刻,54歲的蔡蔚和42歲的余平激動地緊握雙手。這既是中國汽車電機供應商首次實現國際主流汽車大單零的突破;更是對這兩個放棄國外富足和安逸生活,從零開始、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中年男人最好的回報。

“5年前,我們回國創(chuàng)業(yè)時腦子里只有一個目標:在中國,做出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汽車電機,我們離這個夢想越來越近了。”蔡蔚說。

蔡蔚的這個夢想絕非一時興起

曾在歐美三大洲電機領域學術與產業(yè)界工作26年的蔡蔚,是世界上少數掌握最先進的動力分流混合動力變速箱油冷雙電機技術的專家之一。德國寶馬X6超豪華混合動力汽車和美國2009年上市的卡迪拉克-凱雷德豪華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系統(tǒng)其實全都是中國人蔡蔚的杰作。

寶馬X6、奔馳ML450、雪弗萊-Tahoe,克萊斯勒-Aspen……十余款混合動力汽車電機在蔡蔚手上實現產業(yè)化,但他總會有種“為他人作嫁衣裳”的遺憾。

“在美國做得再好,那也都是‘美國創(chuàng)造’,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前景這么好,我們何不改做‘中國創(chuàng)造’?”蔡蔚與曾在美國通用汽車總部任全球混合動力戰(zhàn)略與規(guī)劃經理的余平一拍即合,兩人回國了。

 

從總工程師到“光桿司令”

2008年初,在北京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幕:兩個相貌儒雅、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男人,租了把椅子,手上舉著一塊“招募電機工程師”的牌子,碰到專業(yè)對口的應聘者,便激情飛揚地講述一番公司的前景。

“我們要打造中國最一流的電機設計制造公司!”這句話說得擲地有聲、信心滿滿。然而,當應聘者提出去公司實地考察后,他們卻頓時臉色尷尬。

幾個月前,他倆一個在美國通用汽車總部任混合動力汽車高級工程師,另一個是美國最大新能源電機供應商的總工程師,手下統(tǒng)領著五六十個頂級的美國工程師。

而歸國之后,全公司只有余平和蔡蔚。公司沒設備、缺場地,只有望京一間100來平方米的辦公室,更別提電機研發(fā)和制造車間了。

幸運的是,為了夢想愿意釜底抽薪、充滿創(chuàng)新和冒險精神的創(chuàng)業(yè)者,總能找到志同之人。借著兩人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和在學界、業(yè)界的名聲積累,一些抱著“學點東西”想法來求職的年輕人成了他們的一員。

2008年底,蔡蔚和余平兩個“光桿司令”終于招到十來個工程師和員工,夢想起航。

英雄不問出處只問“夢想”

2008年,經舊日合作伙伴引薦給悍馬車做混合動力電機研發(fā),這個幾十萬元的小單子是公司的第一筆生意;2009年,上汽下達了一筆價值數百萬元的電機研發(fā)大單;同樣是2009年,美國新能源跑車公司菲斯科的一筆合同,讓公司走上了大批量生產的道路……

回憶起公司發(fā)展的每個關鍵性節(jié)點,蔡蔚如數家珍,因為從創(chuàng)立公司到研發(fā),再到實現產業(yè)化落地,精進電動走得太不容易。

“在互聯網領域創(chuàng)業(yè),‘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技術或者模式足夠創(chuàng)新、有市場潛力,就一定有人認可;但是在汽車領域,如果你的電機產品沒有產業(yè)化應用先例,很少敢有廠商下單子。”蔡蔚說。

在某全球汽車廠商的一次國際競標中,公司在技術指標、產品性能等環(huán)節(jié)的比拼完全不輸對手,卻因為缺少產業(yè)化應用實例,最終被拒之門外。

機會不會總向有準備的人緊閉大門。2009年,由于開發(fā)時間緊迫、產品技術指標要求高,美國新能源跑車公司菲斯科不得不向“初生牛犢”的精進電動下達了研發(fā)外加批量生產的訂單。

精進電動打響了第一炮,開發(fā)出了全球最高轉矩密度、高功效的跑車電機。搭載著精進電動出產的“心臟”,菲斯科的豪華跑車銷量一路飆升。而這一產業(yè)化應用,也為公司今年4月底最終拿下訂單埋下了伏筆。

目前,精進電動正在北京房山建設第二工廠,并已在底特律建立了國際研發(fā)中心。公司與吉利汽車合作研發(fā)的動力分流技術自動變速箱預計將于2015年投產。這意味著,中國在變速箱領域將進入全球最高水平,與福特、通用汽車、豐田等國際著名品牌并駕齊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