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功利用3D打印制造出“心臟”

時間:2013-06-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這個心臟模型是通過將患者X射線體層掃描成像或者超聲波掃描的二維數據輸入3D打印機中制造出來的,打印機可以逐層進行打印。

3D打印在我們所熟悉的領域更多的集中在家庭及工業(yè)應用上,但是它在醫(yī)學上的應用也屢見不鮮,除了進行人造骨骼的制造之外,科學家已通過它制造了人工心臟,只不過它還只是限于教學應用。
  
3D打印用于人體軟組織的制造無疑是當前醫(yī)療領域最為前沿的技術之一,傳統(tǒng)的3D打印醫(yī)療應用還是局限于人體骨骼的制造,并在實際治療中得到應用。如一位匿名的美國男病人此前破了一個紀錄,如無意外他是地球上首位植入3D打印頭骨的人。現在這位病人75%的新頭骨是早前經過OxfordPerformanceMaterials掃瞄之后3D打印出來,現時技術讓到該公司掃瞄頭骨后兩個星期就可以印出頭骨。當然,這項手術是通過了美國醫(yī)療部門的批準才進行的。
  
這個例子直接說明,3D打印是可以很好的應用于醫(yī)療領域。而在人體軟組織方面,美國醫(yī)學研究人員也不斷取得突破。此前一家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圣地亞哥的公司稱已使用3D打印機涉足生物領域,成功制造了3D肝細胞,理論上可以在人體內運作。
  
繼肝細胞之后,美國國家兒童醫(yī)學中心成功利用3D技術制造了“心臟”,當然這項技術目前還僅僅只是用于教學應用。
  
它是由塑料制成,精確地復制了具有疑難并發(fā)癥患者的心臟解剖結構,這個心臟模型是美國國家兒童醫(yī)學中心兒科心臟病學家勞拉-奧利弗里(LauraOlivieri)制造的。她花費了250000美元購買了一部3D打印機,并指出這個心臟模型是進行復雜手術的替代品,能夠讓醫(yī)生在心臟手術之前充分了解患者心臟結構。
  
這個心臟模型是通過將患者X射線體層掃描成像或者超聲波掃描的二維數據輸入3D打印機中制造出來的,打印機可以逐層進行打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