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炭資源總量達5.9萬億噸 預測資源量3.88萬億噸

時間:2014-01-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煤炭資源勘查開發(fā)現狀和勘查開發(fā)潛力,建立了煤炭資源保障程度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探討了基于煤炭安全綠色科學開發(fā)理念下的煤炭科學產能和我國煤礦區(qū)、規(guī)劃區(qū)煤炭資源保障程度。

國土資源部重大項目《全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日前通過評審,重新厘定我國煤炭資源總量5.9萬億噸,圈定預測區(qū)2880個,面積近45萬平方千米,預測資源量3.88萬億噸。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負責,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第一勘探局、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承擔的“全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項目成果,以平均分95分的優(yōu)異成績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評審。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計劃項目之一,實施時間為2006年至2013年。歷時8年,項目組共提交礦區(qū)(煤田)級、省級、全國級各類報告159部,圖件5175套,附表1003冊。其中,《全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總報告一部、專題報告6部,中國煤田地質圖、中國煤田構造圖、中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圖等主要附圖202套,附表30冊。建立了海量數據的中國煤炭資源信息系統(tǒng)。

《全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在8個方面取得18項重大成果。主要表現為,在我國煤炭資源聚集和賦存規(guī)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以多重地層劃分和對比理論為指導,建立了巖石地層、生物地層和年代地層等多重屬性的含煤地層劃分、對比格架;提出了全國各聚煤區(qū)層序及體系域的對比方案,建立了層序地層格架下的厚煤層聚集模式;采用賦煤構造單元概念完成全國三級賦煤單元區(qū)劃,進行了聚煤盆地分類,總結了控煤構造樣式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對煤炭資源賦存狀況的控制作用;歸納了我國煤質分區(qū)分帶特征,深化了對我國煤類分布規(guī)律的認識。研究成果為煤炭資源潛力預測和勘查開發(fā)提供了可靠依據。

該項目在綜合煤炭資源賦存、自然地理、社會經濟和煤炭供需等因素,提出了我國煤炭資源“三帶六區(qū)四級”區(qū)劃方案;研制了煤炭資源多目標綜合評價法,分別以礦井、勘查區(qū)和礦區(qū)為單元,提出煤炭資源勘查程度、開發(fā)程度評價思路,全面評價了我國煤炭資源勘查開發(fā)現狀和勘查開發(fā)潛力,建立了煤炭資源保障程度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探討了基于煤炭安全綠色科學開發(fā)理念下的煤炭科學產能和我國煤礦區(qū)、規(guī)劃區(qū)煤炭資源保障程度。

項目在系統(tǒng)總結煤炭資源預測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預測資源量分級、分等、分類標準和煤炭資源潛力評價方法。全國共圈定預測區(qū)2880個,總面積42.84萬平方千米,預測資源量3.88萬億噸,可靠級(334-1)15676億噸,可能級(334-2)12190億噸,推斷級(334-3)10930億噸。優(yōu)等預測資源量9815億噸,良等11345億噸,差等17650億噸。綜合預測評價結果,全國2000米以淺煤炭資源總量5.9萬億噸,其中,探獲煤炭資源儲量2.02萬億噸,預測資源量3.88萬億噸。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