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里來了“機器人”

時間:2015-05-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這就是所謂的"機器人"生產線。它能同時焊接、拼裝符合歐標或美標的多種梯具產品,過去傳統(tǒng)的人工生產線需要二十多名操作工人,現(xiàn)在僅需要四五個員工操控電腦就能輕松完成,生產效率提升了2倍多。”金錨集團副總經理閆旭年告訴記者,“自從"機器人"上崗以來,不僅節(jié)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有效確保了產品品質平穩(wěn)一致。”

聽說金錨集團用上了“機器人”生產線,記者懷著好奇之心慕名來到位于北辰區(qū)大張莊的金錨集團一探究竟。只見龐大生產車間內,兩條嶄新的自動化延伸梯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從選料到加工再到打包上車,所有工序一氣呵成。

“這就是所謂的"機器人"生產線。它能同時焊接、拼裝符合歐標或美標的多種梯具產品,過去傳統(tǒng)的人工生產線需要二十多名操作工人,現(xiàn)在僅需要四五個員工操控電腦就能輕松完成,生產效率提升了2倍多。”金錨集團副總經理閆旭年告訴記者,“自從"機器人"上崗以來,不僅節(jié)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有效確保了產品品質平穩(wěn)一致。”

金錨集團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世界知名的專業(yè)登高設備生產企業(yè),也是天津市外貿出口明星企業(yè),主營產品梯具80%以上出口國際市場。近年來,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客戶對產品品質和生產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國內企業(yè)用工成本越來越高。為適應梯具生產新形勢的需要,該公司去年決定自主研發(fā)“機器人”自動化梯具生產線,替代傳統(tǒng)人工生產線。經過不斷探索,首批兩條“機器人”生產線于今年“五一”前正式投產。

現(xiàn)場自動化生產線負責人李如慶深有感觸地說,“過去的生產方式需要焊工和鉚工將梯具組裝起來,工作又臟又累。而材料搬運和產品包裝崗位更是靠力氣吃飯,一天工作3到4個小時已經接近體力極限?,F(xiàn)在工人只需要站在"機器人"旁邊進行數(shù)控操作就行了,每天工作時間比過去減少了2個小時。”

記者發(fā)現(xiàn),盡管“機器人”效率遠高于人工,且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但依然需要專職的技術人員負責“機器人”的程序調試及故障的處理維修。“機器人”員工的到來也讓工人增強了危機意識,提高了學習掌握新技術的主動性。如今,隨著制造業(yè)企業(yè)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自動化制造取代了傳統(tǒng)人力制造的生產模式逐漸流行起來。據(jù)了解,金錨集團今后還將上馬更多“機器人”生產線,以此促進大型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升級轉型。

令人欣喜的是,金錨集團投入“機器人”使用后,并沒有裁減員工,而是通過擴大產能,增加更多的“機器人”生產線來消化富余勞動力。2014年,金錨集團出口總額達9344萬美元,銷售收入91423萬元,上繳稅金2300萬元。依靠技術進步和過硬的產品質量,該集團2015年海外銷售訂單排得滿滿的。董事長李杰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們的客戶遍及世界五大洲,多達1000余家。隨著企業(yè)轉型升級的深入,產品的功能和科技含量也在不斷地豐富和提高,這無疑為金錨集團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增加了可觀的砝碼。”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