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住建部相關人士透露,多部委正積極參與起草“互聯網+”行動計劃。分析人士指出,物聯網是鏈接一切的基礎,也是互聯網的底層技術,隨著智能設備的不斷多樣化,物聯網的生態(tài)將逐步建立,物聯網產業(yè)鏈或進入爆發(fā)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yè)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yè)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引導互聯網企業(yè)拓展國際市場。目前,各部委正積極推進。據交通運輸部科技司處長鄒力介紹,交通運輸部正參與“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編制,其中“互聯網+交通”作為重要內容得到高度重視。
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的底層技術,一直是政策扶持的重點。工信部、發(fā)改委等多個部門設有物聯網專項基金,相關部委推出了一批示范項目。近日有消息稱,新成立的WG10物聯網標準工作組,將同步轉移原中國主導的物聯網體系架構國際標準項目,并由無錫物聯網產業(yè)研究院專家繼續(xù)擔任該體系架構項目組主編輯。這標志著我國繼續(xù)擁有國際物聯網標準最高話語權。據Gartner預測,2020年全球將有260億個聯網對象(不包括PC、智能手機和平板),大約是2015年48.8億個的5倍之多,物聯網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業(yè)內人士介紹,從網絡結構上劃分,物聯網可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位于物聯網三層結構中的最底層,是物聯網的數據和物理實體基礎。沒有感知就沒有物聯數據的采集,也沒有網絡上物體的特征數據,感知是物聯網的先行技術,也是物聯網應用的核心。感知層中的基本硬件包括各類傳感器、RFID標簽、GPS和識讀器等基本標識和傳感器件。
數據顯示,國內傳感器市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09年到2013年市場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4年市場規(guī)模達到860億元,預計2015年市場規(guī)?;蜻_到1100億元以上。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