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在用電梯已超過7萬臺,電梯數量連續(xù)兩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由于數量迅速增加,電梯設備老化及使用管理維護保養(yǎng)不到位等原因,電梯困人等故障也在逐年增加。
如何才能實現快速、專業(yè)的電梯救援?12月21日,記者從省質監(jiān)局獲悉,我省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數據中心將于年底建成,該數據中心將為我省每臺在用電梯設置一個6位數編碼,通過編碼即可查詢該電梯位置、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
“以‘大平臺大數據、統一數據中心、分設呼叫中心’模式,構建電梯困人三級救援處置體系。”省質監(jiān)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各設區(qū)市設立類似“12365”救援特服電話,實現統一接警,第一時間掌握被困人信息并發(fā)出救援指令,確保在20分鐘內到達現場實施專業(yè)救援。
困境:電梯救援存在不及時、不專業(yè)問題
今年8月,瑞金市民鄭先生前往瑞金水岸新天小區(qū)看望朋友。“烈日炎炎,小區(qū)突然斷電,當時剛好我在電梯里,電梯動彈不得。”鄭先生回憶說,整個小區(qū)有二十多棟樓,在撥通電梯維保單位電話后,根本講不清楚被困電梯具體位置,維保人員幾乎尋遍小區(qū)才找到。那時,被困時間已超過一個小時。
“小區(qū)斷電或電梯發(fā)生故障時,被困人員可能因為焦慮情緒或不熟悉,說不清電梯所在位置,維保人員無法第一時間實施救援。維保單位有時又不靠譜,留下的救援電話無人接聽。”我省電梯行業(yè)人士介紹,受困人員最終選擇“兜底”的“119”消防求救。而公安消防救援人員并不一定具備電梯維保專業(yè)知識,救援方式往往局限于強行破拆,這給后續(xù)的電梯維護帶來了麻煩,也需花費有限的房屋維修基金,消防部門常年呼吁以多部門合作方式快速、專業(yè)地進行電梯救援。
“電梯維修每次動輒需要數萬費用,房屋維修基金的使用捉襟見肘。”省質監(jiān)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電梯產權屬于全體業(yè)主,作為電梯維修的唯一資金來源,維修基金一旦“見底”,續(xù)籌就成為難題,維保資金短缺帶來的是對電梯疏于管理維護,從而引起不利于電梯正常運行的連鎖反應。
“身份證”:全省電梯有望擁有6位數編碼
省質監(jiān)局特設處負責人坦言,發(fā)生電梯故障,受困人員撥打救援電話,應設立一個電梯救援應急平臺,能第一時間掌握困人電梯的準確位置信息、維保單位信息,避免救援信息不足等貽誤救援時機。
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是大勢所趨。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省以“大平臺大數據、統一數據中心、分設呼叫中心”模式著力進行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工作。被稱為全省電梯“身份證庫”的平臺數據中心招標工作已結束,12月底將完成數據構建。
“以前,每臺電梯只有一個20位的注冊碼,給信息查詢工作帶來困難。因此,省局要求各設區(qū)市質監(jiān)局對當地所有電梯進行編碼,每一臺電梯均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6位數編碼,這將成為電梯的身份標識。”上述負責人介紹,與6位數編碼一起納入數據中心的還有電梯的使用管理責任單位、制造單位、維保單位,檢驗日期、維保日期等信息。被困人員只要準確報出6位數電梯編號,數據中心即立即鎖定故障電梯所在的準確位置和維保單位,為快速、專業(yè)救援創(chuàng)造條件。
試點:贛州電梯救援熱線“12365”春節(jié)前啟用
鄭先生因不知電梯具體位置而耽誤救援就發(fā)生在贛州,贛州市質監(jiān)局特設科科長譚水雄對此事印象頗深。12月21日,譚水雄興奮地告訴記者,電梯救援不及時此類事件2016年春節(jié)后將在虔城不復存在。
今年年初,贛州市被列為全國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城市。制定實施方案、申請市級財政支持……作為我省電梯改革的排頭兵,贛州市質監(jiān)部門最近忙得不亦樂乎。譚水雄介紹,根據相關要求,當地須覆蓋贛州市主城區(qū)的電梯呼叫中心,并與贛州市電梯維保監(jiān)管與動態(tài)評測系統自動聯網。
“首要工作就是歸集全市電梯相關數據,按照省局分配的號段為每臺電梯分配唯一的6位編碼,在每臺電梯中張貼編號標識牌,標識牌上標記有‘12365’應急呼叫號碼和6位數編碼。同時,及時更新新增電梯信息。”譚水雄介紹,12月28日前可完成呼叫中心的招投標工作,預計2016年春節(jié)前,呼叫中心就可正式投入運行。
屆時,乘客一旦在電梯中受困,可撥打張貼于電梯內的“12365”特服號碼,接入的電話信息自動與省質監(jiān)局數據中心關聯,精確定位電梯位置,并將報警信息立即轉發(fā)至法定救援單位(使用單位和簽約維保單位),確保20分鐘內實施救援。
記者還了解到,除贛州市外,我省其他10個設區(qū)市也正加快建設,力爭于2016年底前完成本地電梯應急救援平臺建設。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