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技術革新美國勞動力市場

時間:2016-02-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美國的勞動力市場正在經歷一個革新:在生產和服務業(yè)等一些領域,機器人取代人工漸成趨勢;同時,一些新工作機會應運而生。

隨著機器人數字化技術和工藝的日益成熟,其花費成本低于人工的拐點正在到來。美國的勞動力市場正在經歷一個革新:在生產和服務業(yè)等一些領域,機器人取代人工漸成趨勢;同時,一些新工作機會應運而生。

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人工智能成為生產生活的一部分:

奔波的分揀員,將貨物從架子上取下,放到箱子里,再包裝起運。這是亞馬遜公司分布于美國各州50多個巨型倉庫里的典型場景。

目前,作為“亞馬遜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萬名分揀員每天工作近10個小時。

但是,同樣的場景,主體很快會變,分揀員會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能將分揀工作做得有條不紊,工作時間更長,且永遠不知疲倦。

自動化分揀

“購進一個機器人,大約需要5萬美元,而雇傭一個工人,如果一年工資3.5萬美元,再加上補貼、休假、病假和養(yǎng)老保險,成本要遠遠超出5萬美元。成本、效益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達拉爾·威斯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算了這樣一筆賬。

目前,在亞馬遜的分揀鏈條上,共有6.5萬名“員工”,其中5萬分揀員,1.5萬機器人。

“10年后,同樣工作量的情況下,兩組數據會對調,5萬名機器人,1.5萬分揀員。”威斯特說。

與亞馬遜的分揀機器人類似,無人駕駛汽車、移動傳感器等人工智能都在走進人們的生活。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2月10日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答復谷歌公司的信件中,確認無人駕駛汽車上的軟件為合法“駕駛員”,從而給該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真正上路行駛提供了法律保障,也為研發(fā)無人駕駛汽車的美國汽車公司釋放了重大利好消息。

記者曾在谷歌公司總部參觀過他們的無人駕駛汽車。據谷歌員工介紹,谷歌將無人駕駛汽車定為未來發(fā)展方向之一。根據最新的數據,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安全行駛50萬英里(約80.5萬千米)。有了這一認可之后,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合法行駛在大街上。

特斯拉、奧迪和通用等汽車公司的研究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比傳統汽車安全系數更高,駕駛時間更長。有統計表明,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減少80%的交通事故。不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目前只在氣候溫和的加利福尼亞州進行過測試,如放到別的地方,遇到極端天氣能否正常運作,還是個未知數。

自動化剝奪了一些工作崗位,也在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機會

威斯特說,關于新一輪的自動化發(fā)展,有不同的稱呼,有叫工業(yè)4.0,也叫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但其關鍵詞是技術革新。“在美國,人們對技術革新的速度還是估計不足。其實,它給社會帶來的影響遠遠超出人們想象。”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發(fā)布的數據,因為自動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未來10年,美國制造業(yè)、聯邦政府機構、農林漁業(yè)將分別減少55萬、40.7萬、22.3萬個就業(yè)崗位,就連目前技術優(yōu)勢明顯的信息系統,也將減少6.5萬個就業(yè)崗位。

無人機自動化

牛津大學學者卡爾·弗雷和邁克爾·奧斯本對美國702種職業(yè)人群進行研究后認為,今后20年內,47%的美國工人將目睹自己的工作被自動化所取代。電話營銷員、手工裁縫、統計師、保險業(yè)者、修表匠、納稅申報員、貨運商、圖書館技術員等職業(yè)被自動化取代的可能性高達99%。相比之下,娛樂治療師、機修工、應急管理主管、心理健康師、聽力學家、職業(yè)理療師、健康保健員、牙醫(yī)、營養(yǎng)學家等,被取代的可能性只有1%。

對于自動化如何沖擊就業(yè)市場,有的經濟學家表現得非常悲觀,其中包括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他說,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xù)下去,在一代人的時間里,現在美國1/4的中年人口將隨時可能面臨失業(yè),“創(chuàng)造足夠就業(yè)機會將是世界面臨的主要經濟挑戰(zhàn)”。

也有經濟學家比較樂觀,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戴維·奧托爾認為,就業(yè)機會減少是個趨勢,但它不一定與計算機有直接關聯。他認為,自動化雖然剝奪了一些工作崗位,但也在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機會,比如分析大數據和采礦信息、管理數據共享網絡的人將會應運而生。盡管一些工作被取代,但電子世界還是要由人類來管理。長遠來說,還是能達到平衡。

適應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的社會變革,才能跟上時代節(jié)拍

威斯特認為,自動化沖擊就業(yè)市場,是毋庸置疑的。剛剛工作或者還未就業(yè)的年輕人受到的沖擊最大,他們的工作經歷往往將與機器人、機器識別、人工智能相關。另一個沖擊是在公共政策領域。新技術使得生產率在短期內得到極大提高,社會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人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教育、志愿工作與交流發(fā)展方面,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對衡量工作的標準,也會有新的界定。比如以前對工作的衡量,往往注重物質貢獻,創(chuàng)造了多少價值。今后會注重虛擬與數字貢獻,比如開發(fā)新的應用,創(chuàng)造新的商業(yè)模式等。簡而言之,應以更寬的視野來定義數字經濟。

總體來說,經濟學家們對自動化發(fā)展導致美國勞動力市場重構這一點是普遍認同的。比如,以工薪為主要財政依靠的中產階層,因工作崗位受沖擊較大,這一人群顯現出減少的趨勢;勞動技能較弱的人越來越難找到工作,貧困人口會增加,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服務業(yè)中的旅館、餐飲甚至金融服務等領域,許多職位也將被機器人所取代,這對服務業(yè)在國內生產總值所占比例超過七成的美國來說,影響可想而知;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就業(yè)比例增加,這些領域的人才甚至可能會出現短缺。據美國教育部統計,從2010至2020年,上述四個領域的就業(yè)機會將會增加14%,但在美國高中生中,只有16%的人對上述領域感興趣。

從未來看,終身學習將成為一個必然。一方面,通過學習來適應技術創(chuàng)新所帶來的社會變革,跟上時代節(jié)拍。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開發(fā)新的技能,比如創(chuàng)作藝術、音樂和戲劇,豐富社會文化,促進自身對社會的貢獻。

而要適應終身學習的需求,需要改革現有教育體系。按照經濟學家安德魯·麥克斐的說法,現在的教育應該著眼于培養(yǎng)能夠協調談判、提供溫馨關愛、調動集體力量、設計超前體驗、了解人類需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人才。

威斯特對記者說,未來的許多項目將基于合作與團隊工作,而不是競爭。許多職位都離不開團隊合作,所以人們必須具備這樣的技能,而且人們應該懂得批判性思維,能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如果教育體系能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技能,將會有助于他們適應前景廣闊的電子創(chuàng)新時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