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基因技術比人工智能稍高一點

時間:2017-07-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華大基因的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汪建在上海舉行的造就“未來大會”上,參與了一次與《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對話。雖其內容并不涉及上市公司的具體業(yè)務,但這位個性鮮明的基因界領袖的所思所想,無疑對華大基因的現在以及未來發(fā)展方向,都有深刻的影響。

7月14日,有“基因界騰訊”之稱的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正式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行價格13.64元/股,上市首日以19.64元的價格收盤,總市值已達78億元。多家機構人士分析稱華大基因市值或將達到350億元以上。

而在此之前不到一周,華大基因的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汪建在上海舉行的造就“未來大會”上,參與了一次與《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NoahHarari)的對話。雖其內容并不涉及上市公司的具體業(yè)務,但這位個性鮮明的基因界領袖的所思所想,無疑對華大基因的現在以及未來發(fā)展方向,都有深刻的影響。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華大基因是創(chuàng)新的永動機

而在這場頗為“爭鋒相對”的辯論之后,汪建也接受了采訪。

赫拉利VS汪建

赫拉利與汪建的辯論圍繞著人工智能這個話題展開。在《未來簡史》這本書中,赫拉利認為,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人文主義面臨挑戰(zhàn)。而且,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了不僅是改變外部世界,而是人類開始改變自己內部的世界。

赫拉利說,“我覺得人工智能在未來的智能水平可能會比人類高很多,但是它不一定會擁有意識。至少在2017年,從我們目前所知的情況來看,依然不會有一個巨大的發(fā)展,并且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人工智能具備意識。”

盡管赫拉利承認AI是一種工具,但他以為,AI的確會改變人類賴以生存的某些原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甚至人類社會很可能出現一種新的威脅,就是權利的轉變,“不是由人類掌握權利,而是由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這些系統(tǒng)去掌握權利?!?/p>

AI的基礎是大數據。華大基因作為一家擁有大量最基礎基因數據的企業(yè),其創(chuàng)始人汪建則對于AI這一工具的價值與赫拉利有不同見解。

RealIntelligence與現在的AI區(qū)別在哪里?

汪建:真正重要的是把數據用全了。你先要有基本數據,你才能算得更快、更好。沒有數據的時候,你就只能用算法去彌補。AI是1943年就提出來的,70多年了,為什么沒突破呢?數據不夠啊。

以華大為例,目前華大完成的人類全基因組測序也不過幾千例,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相當大,因此要讓這些基因大數據指導AI算法是遠遠不夠的,至少需要在幾百萬例的基礎上,那么這就是RealIntelligence,這才是完整的畫面,而不是通過模型來預測,否則在那個基礎上很多認知可能是錯誤的。

現在醫(yī)療AI里的熱度,你是否覺得有點太浮躁了?

汪建:對于這種浮躁,也不用一概否定。萬一搞出兩個泡泡呢?美國的NationalScienceFoudation(編者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作為獨立的聯邦機構,相當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任務是通過對基礎研究計劃的資助,改進科學教育)的成功率也只是15%。比如,華大為什么可以走出來呢?就是大家都不同意的時候,我們還要做,然后走出了今天的這條路。

我反對赫拉利對于AI的看法,主要是不認同說一個新技術的到來,就會拉大人與人的不平等這種觀點。這代表的是一種工業(yè)思維。

基因技術有大量的數據基礎,它其實是否與AI是最可以融合的呢?

汪建:我是覺得所有技術都可以被我們所用,怎么會去排斥呢?我的意思是基因技術比AI稍微高一點。因為生命是老大,RealIntelligence是老大,AI只是工具。AI是用機器把昨天的數據積累在一塊兒,比如讓所有人獲得今天協和、瑞金醫(yī)院這樣在數據方面的同等待遇,但是AI不能解決明天的問題。

據汪建所說,華大今年有望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完成22萬新生兒的全基因組檢測。二代測序技術是快速完成人的全基因組測序的基礎,而二代測序技術在臨床上最大的應用就是無創(chuàng)產前基因檢測(NIPT)。從華大作為上市公司的業(yè)務結構上看,生育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既是華大基因的重點戰(zhàn)略業(yè)務板塊,也是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2014年至2016年,生育健康類服務營業(yè)收入占比分別為31.71%、43.50%、54.62%,三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1.43%。

在“未來大會”上,汪建展示了一張算法與智能化的比較圖。他表示,從算法的提出到智能化的應用,平均是18年。但是,從高質量的數據積累,到實現智能化應用則平均只需要三年時間。

所以你覺得數據比算法重要得多?

汪建:從大眾中獲得足夠的真正的數據,一定會走出一個全新的路子。算法重要還是一個都不少重要?這是完全不同的哲學概念,RealIntelligence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比如腦科學,這個未知你是算不出來的,技術和科學不一樣,科學是追求真理的過程。

生命經濟就是擺脫工業(yè)思維

根據華大基因的招股書,其具體的業(yè)務結構目前是生育健康類服務占華大54.62%,基礎科研類服務占19.35%,復雜疾病類服務占22.53%,藥物研發(fā)類服務占3.49%。汪建告訴健康點,華大基因在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上是齊頭并進往前走,其收入比例并沒有太多人為設定,如果一定要說重點的話就是“消滅傳染感染性疾病、防控出生缺陷,讓腫瘤病人活下來。”

值得關注的是,汪建透露,華大基因將會加大在上海的布局,“今年上海要過來100臺設備”。他坦言,深圳的創(chuàng)新強,但是與上海相比,其醫(yī)療基礎能力則相對較弱。

據華大基因招股書信息,最近三年的研發(fā)支出分別為1.31億元、1.02億元和1.77億元,主要在遺傳性耳聾、孕前遺傳病、無創(chuàng)產前基因檢測、腫瘤等多個診斷服務領域以及基礎科研領域進行大量研發(fā)。

華大基因是少見的一家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同時與產業(yè)連接在一起的企業(yè)。因此,華大基因未來的發(fā)展也需要強大的基礎醫(yī)療研究支撐。汪建認為,人類社會從狩獵、農業(yè)、工業(yè)時代發(fā)展到目前所在的信息時代,下一個即將來臨的將會是生命時代?!叭祟惖慕K極追求是什么?是沒完沒了的物質,沒完沒了的科技,還是活得長一點、好一點?”他不止一次的反問。

在基礎研究領域,華大2014年聯合了全球四大博物館的支持,進行了鳥類進化的基因組系統(tǒng)研究,共發(fā)表了八篇《科學》論文,同時在另外兩份重要雜志上發(fā)表了20篇文章。在一年多時間內,論文被引用一千多次。

而在應用研究方面,華大基因最近計劃跟隨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將把其基因技術輸出給“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幫助這些國家建立自己的基因庫。1999年9月,當華大基因自發(fā)代表中國參與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1%項目的研究任務時,就已顯露了這家機構在推動國家項目方面的熱情。

你不止一次提到過生命經濟的發(fā)展模式。這與目前轟轟烈烈的大健康產業(yè)有什么區(qū)別?

汪建:就是擺脫工業(yè)思維,以人為本。評價一個人,不是他有用沒用,而是他生命的價值、質量和長度。要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人怎么活著?華大所有的事都是圍繞著人怎么活著這個問題。

你構想中的生命科技創(chuàng)新未來城市是什么樣的?

汪建:對我們來說,就是三個H,Healthy、Happy、Hopeful,永遠保持健康,永遠保持快樂,永遠保有希望。赫拉利提出了新技術下,人類發(fā)展不平等的問題。而華大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就是讓大家平等起來。我們從一開始就讓人類處于一個大同的模式。華大既注重國家需求,也尊重個人需求。如果你把人類利益最大化,中國利益最大化,那么你的利益也就不彎腰的最大化了。

赫拉利的演講中也提到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現象,人類的確非常擅長取得和積累越來越多的權利和力量。但是,人類卻不擅長于將這種權利轉化為幸福感。

汪建:赫拉利也很聰明,他反復強調認知、意識、情感,而不光是智慧?,F在絕大多數人就是往智慧那里導,但是智慧能解決所有問題么?

奧巴馬2010年就提出了腦科學計劃,現在七年過去了,解決了什么問題呢?現在對于意識、認知、情感產生的物質基礎是不知道的,沒有工具就解決不了它,但是大家可以不停的講概念。我們不能把無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虛無中,華大是想先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