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外媒體報道,有不少競爭對手都購買了特斯拉Model3,然后將其拆開試圖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今年年初,已經(jīng)有一家德國汽車廠商對Model3進行了逆向拆解,并且表示Model3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xiàn)在根據(jù)國外媒體報道,又有一家德國汽車公司完成了對Model3的拆解工作,并且表示這款特斯拉最新的電動汽車在成本控制上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國雜志W(wǎng)irtschaftsWoche最近采訪了一家工程公司,該公司購買了一輛二手Model3,除了對其進行性能測試之外,還對這款明星級電動汽車進行了拆解。
該公司表示,通過自己的分析,Model3的材料和物流成本約為1.8萬美元,人工成本為1萬美元,因此制造一輛Model3的總成本為2.8萬美元。
該公司的一位測試工程師表示,他認為生產Model3會給特斯拉帶來大量的利潤。如果特斯拉最終能夠完成每周1萬輛Model3的生產目標,將會為特斯拉的盈利做出巨大的貢獻。而這一分析反駁了之前關于Model3成本接近3.5萬美元的說法,而3.5萬美元也恰好是標準版Model3的售價。
同時該公司還估算出了Model3電池中鈷元素的比例,大約為3%。
與競爭對手相比,Model3汽車電池的鈷含量要低得多,這一說法也與最近特斯拉股東報告宣稱鈷元素產能不足的說法吻合。
而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在Twitter上也對這一計算結果表示了肯定。
Model3如此低的物料人工成本,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盡管聽起來Model3的盈利能力很嚇人,但這是在Model3達到1萬輛周產能的前提下。
馬斯克最近表示,目前特斯拉暫時無法實現(xiàn)通過標準版Model3盈利的目標,但該公司預計,在今年年底實現(xiàn)5000輛的周產能之后,就可以實現(xiàn)公司的盈利。
馬斯克曾經(jīng)表態(tài),特斯拉的目標是讓Model3擁有25%的毛利率,但主要是依靠銷售更多的高利潤率版本,比如性能版、大容量電池以及額外的自動駕駛技術。
通過這次拆解結論來看,售價3.5萬美元的標準版Model3已經(jīng)幾乎達到了25%的利潤率,因此一旦達到1萬輛/周的產能,就有希望幫助特斯拉實現(xiàn)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