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工廠不會全面自動化,智能制造只是方式不是目的

時間:2018-09-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工程機械行業(yè)領域,智能制造應用越來越廣泛。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卡特彼勒天津、徐州工廠走訪中,也發(fā)現了很多智能制造相關應用,智能制造理念融合在設計、研發(fā)、生產、檢測等各個階段。

【中國傳動網 行業(yè)動態(tài)】 在工程機械行業(yè)領域,智能制造應用越來越廣泛。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卡特彼勒天津、徐州工廠走訪中,也發(fā)現了很多智能制造相關應用,智能制造理念融合在設計、研發(fā)、生產、檢測等各個階段。

不過,對于智能制造的應用方面,卡特彼勒天津、徐州工廠都有深刻理解。

卡特彼勒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不會將所有生產交由智能制造,還有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需要人來完成,但是智能制造能夠有效提高效率,減少犯錯率,甚至讓工人想犯錯都無法犯錯。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程建則認為,智能制造只是方式,而不是目的,如果不能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進行智能改造就沒有意義。

資料顯示,卡特彼勒天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卡特彼勒3500系列大型發(fā)動機及發(fā)電機組,產品應用于電力、石油、鉆井、鐵路、船舶、大型工業(yè)及礦業(yè)設備等領域,是卡特彼勒在全球范圍內專注于3500系列發(fā)動機及發(fā)電機組生產的第二大基地。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則主要生產履帶式和輪式液壓挖掘機,在2015年,徐州工廠實施了一系列“智慧工廠”改進項目,對裝配、噴涂、制造等關鍵制造環(huán)節(jié)進行27個項目的智能改造。

智能制造需人機結合

卡特彼勒天津工廠的生產車間將智能制造理念融合在設計、研發(fā)、生產、檢測等各個階段,工人在MES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的指示和輔助下,完成取件、裝配、測試等工作。MES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能夠有效控制生產過程,它可以根據客戶訂單數據對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整和適配,并監(jiān)控和管理生產的每一個步驟和工序。

楊程建認為智能制造是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之前中國的客戶支付能力弱,對產品要求較低,而且當時的工程機械和制造系統(tǒng)不發(fā)達,所以生產企業(yè)采用人海戰(zhàn)術;改革開放至今,很多客戶已擁有資本積累,不斷出現大客戶和集團客戶,他們對產品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和工作效率都有很高的要求,這會驅動生產企業(yè)在智能制造中應用更多的技術,降低產品故障率,提升產品性能?!?/p>

張建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智能制造很重要,但不會完全取代工人,因為在生產中需要人負責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機器負責識別、裝配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效率,也可以提高安全度,減少生產中的工傷?!?/p>

例如,發(fā)動機中凸輪軸的組裝需要強壯并有經驗的工人來完成,對體力和精力消耗較大,卡特彼勒天津工廠通過與國內某制造企業(yè)合作,研發(fā)出一套智能組裝系統(tǒng),進而免去人力的巨大消耗,同時也提高了組裝的效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注意到在卡特彼勒天津工廠中有AGV小車來回進出。AGV小車意即“自動引導運輸車”,一般可通過電腦或利用電磁軌道設計其行進路線,工人可以遠程控制小車行為,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自動移載功能。據工廠負責人介紹,AGV小車在相當復雜的測試室中依然可以安全進出和運輸,大幅提升發(fā)動機測試效率。

卡特彼勒徐州工廠的液壓挖掘機組裝線也已經實現部分智能化,例如在焊接環(huán)節(jié),有29臺“焊接機器人”自動焊接挖機動臂,預計今年年底還會引入7臺焊接機器人。由于動臂體積較大,部分重達5噸以上,所以徐州工廠還為焊接機器人配備了自動翻轉機,翻轉動臂進行焊接??ㄌ乇死招熘莨S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焊接機器人由電腦編程進行自動控制,輔助焊工,大幅提升了焊接效率和質量,而且焊接機器人可以為動臂預留出很大空間,保證工人安全。

但是焊接機器人并非十全十美,記者在工廠中留意到,機器人焊接完成后仍需要焊工對動臂進行檢查和找補,以保證焊接無瑕疵。

卡特彼勒天津工廠生產線中的智能識別系統(tǒng)也可以有效輔助工人,通過二維碼識別配件,保證工人正確取件,還可以實時監(jiān)測配件安裝方向是否正確。張建林對此表示:“熟練的工人幾乎不會取錯件,安裝方向也不會有問題,但是我們希望通過智能系統(tǒng)和人機結合,實現真正的0失誤,讓工人想犯錯也無法犯錯?!?/p>

如何正確發(fā)展智能制造

談及智能制造,就不得不提工業(yè)4.0,美國稱之為工業(yè)互聯網,我國工信部稱之為兩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業(yè)化相融合。工業(yè)3.0強調自動化,機器取代大部分人工體力勞動,工業(yè)4.0強調自動化和信息化結合,實現智能制造。

信息化的重要步驟之一是實現MES系統(tǒng)和ERP系統(tǒng)的自動信息交流,MES系統(tǒng)即生產部門的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ERP屬于信息管理系統(tǒng),包含客戶對產品的質量、配置、時間要求等訂單信息,如果這兩個系統(tǒng)能夠實現自動信息交換,就可以針對客戶的具體要求,對每個產品實現個性化的智能制造,但由于技術原因,目前大多數工廠仍依賴人工完成兩個系統(tǒng)的信息交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卡特彼勒天津工廠擁有MES和ERP系統(tǒng),但依然需要人工執(zhí)行訂單信息,實現客戶的個性化定制;卡特彼勒徐州工廠沒有采用MES和ERP系統(tǒng)。

實際上,不同的生產制造企業(yè)對智能制造有不同的理解,部分企業(yè)認為智能制造是實現無人化和完全自動化生產,對此,楊程建有不同見解,他認為自動化和無人化是較為狹窄的理解,智能制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能夠通過技術改進,用最低的投入、較少的人為干預來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就可以稱之為智能制造。

“我們徐州工廠有能力像汽車工廠一樣,實現生產線的完全自動化,可是我們不會這樣做,因為汽車是個大行業(yè),有些工廠一天生產上萬輛汽車,他們需要完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實現產量,但是工程機械的需求量沒有這么大,我們只會讓部分環(huán)節(jié)實現智能制造,滿足產量的同時將成本降到最低,如果單純以智能制造為目的,斥巨資投入,降低了盈利能力,這又有什么意義呢?”楊程建說道。

智能制造的另一個重要體現是“智能產品”,曾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智能產品要能夠實時反映產品的各項信息:何時需要保養(yǎng)、何時需要維修、何時可以進行正常工作、何時需要被淘汰,據了解,卡特彼勒徐州工廠也正在向此方向努力?!巴诰驒C部分零件需要定期更換,但大多數人用肉眼判斷,這樣往往有延遲,對此,卡特彼勒挖掘機的部分零件已經實現對數據實時反饋,工作人員進行實時監(jiān)控,及時通知更換零件,盡力在故障發(fā)生前解決故障。”卡特彼勒徐州工廠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在智能制造中,除了智能產品,同樣受關注的還有個性化定制產品,楊程建表示會充分利用智能制造進行產品定制,但更多的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我們根據中國客戶的特點,定制GC系列產品,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目前已經把GC系列推到了東南亞,現在要推向世界各地?!?/p>

同時,在智能制造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員工的價值也是業(yè)內普遍關注的問題,部分企業(yè)會通過智能系統(tǒng),對員工的工作流程、時間安排進行詳細規(guī)劃并進行實時監(jiān)控,楊程建對此表示反對:“這樣會壓制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員工會愿意在監(jiān)控下工作,讓他們有一定的自主空間才能提高生產效率?!睆埥忠舱J為在智能制造中,工人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來完成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