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wǎng) 企業(yè)動態(tài)】
Matthew兩歲的時候,我們觀察到他特別喜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相信這也是大多數(shù)男孩子的愛好。我們抓住了這個敏感期,盡可能帶他乘坐公共汽車出行。別小看這個行為,在乘坐過程中,孩子吸收的知識面非常多,包括認識汽車的號碼、站名、顏色;汽車外型和內部結構以及地理位置等等。在多維刺激后,Matthew不僅對公共交通工具有了感性的認識,而且自然而然之間學會了文字、數(shù)字、顏色、立體空間等等。
當Matthew到了4歲,他對地鐵的喜愛日漸加深,很快到了癡迷的程度。有一天,我們在商場發(fā)現(xiàn)了剛剛進口中國市場的“托馬斯小火車”,當時的“托馬斯”在廣州還沒有書籍,只有火車模型和搭建套裝。我買了一套給Matthew并引導他按照圖紙搭建不同組合的鐵軌。當小火車第一次行駛在自己搭建的鐵軌上時,孩子甭提有多興奮了。
此后,我們找機會帶他到香港坐地鐵(當時廣州地鐵線路還很少),鼓勵他觀察地鐵的構建、特點和布局。幾乎每一條線,他從頭到尾全都坐過,毫無厭倦。為了更好地了解香港地鐵,Matthew從三年級開始自學繁體字,以便能熟讀相關的書籍。
到五年級,我特別為他找到了一本《香港地鐵一百年》,他閱讀多次后竟然找出幾處錯誤,并親自去到香港出版社告知編輯,讓香港編輯都為之贊嘆,一個內地學生竟然如此熟悉香港地鐵。Matthew被出版社贈書,鼓勵其繼續(xù)探索,成為了孩子人生中很有意義的一段經(jīng)歷。
從小到大,關于小火車頭的繪本和書籍,Matthew估計看了不下50多本,而且是反復閱讀,對內容了如指掌。 在玩具軌道搭建上,也逐步加入自己的許多想法,而不僅僅局限于原來的搭建圖示。
為此,我們還特意帶孩子到地鐵運營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日本探索地鐵,樂此不疲的在各線路中穿行。在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里從早到晚在里面泡了一整天,才戀戀不舍地離開。期間閱讀了不少日本關于火車及地鐵的原裝讀本。
之后,我們能去到的每一個城市或國家,只要有地鐵,都盡量搭乘地鐵,滿足孩子研究地鐵的熱愛。
在引導孩子堅持其熱愛這個過程中,把理論運用到生活上,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作為父母,除開掌握兒童教育的基本知識、堅持自己的育兒理念以外,更需要細心觀察、耐心傾聽,及時滿足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陪伴引導孩子一起探索,才是最關鍵的。按照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智慧的最初表現(xiàn)是求知欲。而生活中的各種細小事物就是人類最為豐富又取之不盡的思維源泉。孩子們迷惑不解的事情非常之多,為什么飛機的外觀像蜻蜓?為什么在冬天有些小鳥要飛向溫暖的南方,而另外一些小鳥卻留了下來?為什么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陪伴孩子主動探索世界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的過程,就是孩子的理性、思維、智慧的形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才會有機會遇見他的熱愛。
也許,Matthew的未來可能和地鐵并沒有什么關系。
但孩童時不明所以的喜好,被父母尊重、引導和陪伴,
在這個過程中的投入的專注、熱情和獲得的滿足,
以及被激發(fā)的自主、內生的、源源不斷的力量,
讓他區(qū)別于他人,
讓自己成為自己。
熱愛,是多么有份量的一個詞。
它如同溫熱柔軟的手,須臾間撫平了孩子的焦躁;
它如同是自己點燃的光,照亮了驚奇的星瞳。
還記得小時候野外點燃的篝火嗎?
如果看到了這樣的星火
攏住手,擋住風。
輕輕的吹亮,耐心的加柴。
珍惜那火種。
原創(chuàng)作者:小塵
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小塵微言(ID: tinytalk01)
小塵微言:由世界500強企業(yè)工作多年的寶媽創(chuàng)立的育兒公眾號,關注男孩養(yǎng)育、情緒管理及父母成長。真實、走心、求是,育兒路上你我一起同行。
文章略有修改及刪節(jié),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公眾號進行刪除。
邦納拾取指示及檢測傳感器在精益生產(chǎn)中六西格瑪管理上的防錯應用
讓制造更卓越丨邦納VS8系列高性能微型傳感器榮獲“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