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就在今年2月斥9.4億美元的巨資,投資了美國硅谷無人駕駛物流創(chuàng)業(yè)公司Nuro。
目前,全球市場都處于資本寒冬局勢下,各企業(yè)都在尋找場景應用落地的先機,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物流無疑是機器換人最好的突破口,而物流領域最大的落地點就是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公司Nuro獲軟銀9.4億美元投資
軟銀就在今年2月斥9.4億美元的巨資,投資了美國硅谷無人駕駛物流創(chuàng)業(yè)公司Nuro。
Nuro是一家自動駕駛公司,主營業(yè)務就是無人駕駛配送。在目前全球所有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中,Nuro推出的Level4全自動無人配送車是最早在L4階段實現(xiàn)商業(yè)化落地的產品之一。
該產品與其他在封閉或者只能低速行駛的無人駕駛配送產品不同,可以在地面機動車道路上行駛,且速度能達到一般機動車的正常車速。
美國的零售業(yè),在過去三十年間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傳統(tǒng)零售商都紛紛從線下向線上的運營模式上發(fā)展。隨著消費者消費體驗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費者都希望在購買商品之后的三十分鐘之內收到。但由于美國人工成本昂貴,人口較為稀疏,因此,美國的快遞費用的成本是很高的。
有調研機構調查過美國和中國的快遞員數(shù)量,其中美國的快遞員人數(shù)還不到中國的一半,而時薪卻在15-35美元,且上下班時間固定,超出時間要另外計算高昂的加班費。也正是如此,直接導致了美國網購的滲透率占比還很低。
而Nuro的產品正好能解決這系列問題,目前,已獲得美國各州政府的上路通行證,并在不斷推廣。
無人配送車商業(yè)化是一個必然趨勢
目前,允許完全無人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是一個趨勢,美國各個州會逐步開放,中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已經走得很前面了。
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預計十年以后,無人配送車肯定會普及,機器節(jié)省了配送時間,而快遞員則可以把精力放在提升客戶服務質量上。但中國自動駕駛的應用難度遠高于美國。
中國道路的復雜程度跟國外是很不一樣的,因此,如果中國要實現(xiàn)自動駕駛技術商業(yè)化落地,可能到L5程度都還無法滿足。無人配送車還無法滿足于中國各樓宇之間住宿環(huán)境以及人口密度大等需求。
美國人之所以較為容易的實現(xiàn)配送車商用落地,有很大原因是由于美國稀疏的人口居住方式,美國人都有獨自的居住地址,但中國完全不一樣。
當前,中國無人配送較為前列的京東算一個,但是也并沒有得到普及。京東掌門人劉強東曾談及無人配送部署時表示:“無人配送車相較于低速的自動駕駛乘用車來說,安全性更好、容錯性更高、可持續(xù)迭代性更強?!?/p>
無人配送車不論是外賣還是物流,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替代人而存在,最主要的是彌補廉價勞動力的問題,因為中國現(xiàn)下人口紅利的問題正在逐年消失。在一、二線城市來說,可能還沒有那么深的感受,但是在三四線甚至是偏遠的農村來說,外賣和快遞的配送人員是嚴重缺乏的,因此京東率先把無人配送部署在農村。
就當前的市場形勢來看,距離無人配送車商業(yè)化落地還很遠,但是在二十或者三十年以后,無人駕駛技術等普及與提高,無人配送落地是很必然的趨勢,目前最關鍵的就是如何打造出整個無人配送的生態(tài)鏈。
隨著5G的到來,未來是一個萬物互聯(lián)的IOT時代,不論是道路交通V2X建設、高精地圖的完善、傳感器技術普及以及運輸、安全、上門通知和服務等都能很輕松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