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告急?韓國現(xiàn)代汽車交期延長至16個月

時間:2022-03-16

來源:

導語:伴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網聯(lián)化、電動化發(fā)展,平均每輛車需采用的芯片數量明顯增加。

  疫情擴散、全球芯片荒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全球各個國家汽車產量受到不小影響,韓國汽車產業(yè)受影響更甚,有些汽車交期甚至延長至16個月!

  近日據央視財經報道,最近由于芯片緊缺,現(xiàn)代汽車集團向韓國國內經銷商提交了最新的交貨時間表,把現(xiàn)代和起亞多款人氣新車的交貨期,相比今年年初又延長1到4個月不等。比如原本提車需要等上1年的消費者,現(xiàn)在需要等上16個月。

  除此之外,芯片荒還影響到現(xiàn)代汽車海外工廠的運轉。位于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工廠本月起因缺芯停擺,目前看來,復工仍然遙遙無期。

  筆者注意到,這已經不是韓國現(xiàn)代汽車首次因“缺芯”問題而推遲交貨。在2021年上半年,韓國現(xiàn)代汽車曾表示,其位于韓國蔚山的一號工廠將在短期內停產。要知道,蔚山一號工廠是現(xiàn)代汽車在韓國最大的工廠,不僅有著現(xiàn)代最暢銷電動車KONA,還有新款電動車艾尼氪5的核心生產線,。

  據悉,停產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KONA前視攝像頭系統(tǒng)的半導體零部件供應不足;另一個是由于零部件生產商設備出問題導致艾尼氪5的零部件供應短缺。據悉,預計停產將導致KONA和艾尼氪5分別減產6000臺和6500臺。業(yè)界表示,伴隨半導體短缺問題持續(xù)發(fā)酵,接下來預定的艾尼氪5交貨時間很可能會推遲到明年。

  氖氣斷供、鎳價飆升,造車難度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開始的芯片缺貨潮還沒結束,今年又迎來了俄烏緊張局勢沖擊下,半導體產業(yè)鏈因為氖氣斷供、鎳價飆升等原因,進一步導致供需緊張的情況,

  在《俄烏局勢突變!給半導體市場帶來哪些影響?》一文中曾提到過,氖氣在芯片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烏克蘭作為半導體氖氣90%的供應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yè)鏈上占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俄烏局勢影響,氖氣供應鏈雖然不至于說直接中斷,但氣體供應量減少仍將可能造成價格上漲,半導體生產成本可能因此上漲。而且特種氣體價格過去一年普遍走高,其中稀有氣體的價格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上漲,氖氣從每立方米600元左右上漲到了目前的1700元左右,而氪氣漲得更加離譜,市場均價從1萬元左右飆到了3萬元左右。

  有韓媒稱,兩家烏克蘭的主要氖氣供應商Ingas和Cryoin的代表向媒體表示,公司已經停止運營。

  Ingas公司首席商務官尼古拉·阿夫吉表示,戰(zhàn)爭爆發(fā)前,Ingas 每月為韓國、美國和德國等客戶生產1.5萬至2萬立方米的氖氣,其中約75%用于芯片行業(yè);Cryoin公司商務拓展負責人拉里莎·邦達連科則表示,該公司每月生產約1萬至1.5萬立方米的氖氣。她還表示,2月24日該公司就已經停止生產。

  而根據Techcet的數據計算估計,全球約有45%-54%的半導體級氖氣來自這兩家烏克蘭公司。如果俄烏沖突繼續(xù)持續(xù),后續(xù)必然會對全球芯片生產造成進一步沖擊。對于韓國而言,氖氣斷供使得韓國車企采購芯片“難上加難”。

  另一方面,近期的“妖鎳”沖擊波也讓韓國動力電池企業(yè)倍感緊張?!版嚒弊鳛樯a動力電池的核心原材料,韓國三大動力電池企業(yè)對鎳的需求量已經是逐年增長。正好俄羅斯又是全球第三大鎳生產國,來自供給端的風險讓鎳價在過去一周站上歷史新高,成本驟增的風險也讓各大動力電池企業(yè)揪心不已。

  延期交付成常態(tài)?

  筆者注意到,自疫情發(fā)生以來,芯片市場供應出現(xiàn)短缺,汽車產業(yè)被“缺芯”困擾已久。尤其是智能汽車行業(yè)。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手機和電腦離不開芯片,但新能源車時代下,車用芯片成為了汽車中最重要核心部分,其中包括功能芯片、功率轉換的半導體、傳感器等大類,每個大類下還有若干個分類,因此一輛汽車上往往搭載著上百種芯片。

  伴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網聯(lián)化、電動化發(fā)展,平均每輛車需采用的芯片數量明顯增加。麥肯錫數據表明,當前平均每輛傳統(tǒng)汽車中的半導體成本約為350美元,其中有118美元是功率器件的成本;每輛純電動汽車中的半導體成本約為704美元,其功率器件成本為387美元。未來,全自動駕駛汽車需要配備更多的處理器來實現(xiàn)自動化功能,車載芯片的應用數量和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實際上,由于“缺芯”引起的汽車交付困難也不止出現(xiàn)在韓國現(xiàn)代集團身上,不少車企只能通過拉長交付周期來等待原材料供應或者成本下降等時機的到來。

  前段時間,有消費者大范圍投訴小鵬汽車,其P5號稱是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因為雷達芯片嚴重缺貨,小鵬的新車交付遇到阻力。此外,由于電池供應緊張,工廠升級改造等因素,也導致了小鵬P5的交付量不如預期。原本承諾2021年10月底開始按合同順序開始交付小鵬P5,最后延遲到2022年春節(jié)后交付,直到2月份,仍有部分去年10月訂車的消費者尚未交車。

  此外,包括比亞迪、特斯拉、零跑、歐拉等在內的眾多新能源車都出現(xiàn)類似情況。在某投訴平臺,眾多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均表示,遭遇了延遲交車的情況,等待超過3個月的情況可謂十分普遍。汽車廠家推遲交車時間,權益受到損害的卻是消費者。有專家表示,消費者在購車時與商家簽訂合約,應明確約定延遲交付車輛時車企應承擔的違約責任。

  除了交期困難讓消費者無盡等待外,部分新能源車停產或漲價也成為常態(tài)。2022年以來,多家廠商宣布對旗下產品的售價進行調整,漲價幅度在1000-20000元不等。

  有分析機構認為,全球汽車芯片短缺至少還要持續(xù)半年甚至三個季度。對此,晶圓代工廠已經開始考慮可行性方案。臺積電已經同意優(yōu)先供應汽車芯片,且正計劃在半導體生產工序中采用特殊方法,將汽車用產品的交貨期縮短一半;三星電子也正在考慮緊急擴大汽車芯片的產能;聯(lián)華電子也表示,希望能通過優(yōu)先供應汽車業(yè)緩解部分壓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