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底,央企控制地方國企的大戲近乎高潮。繼鋼鐵、煤炭之后,建材、有色行業(yè)將成為下一個央企和地方融合較為緊密的行業(yè)。
12月27日,中材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材控股,通過向甘肅祁連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現金增資及受讓甘肅國資委所持有的建材控股的股權,而成為祁連山的實際控制人。
12月28日,湖南省國資委將其持有的湖南有色控股2%的股權無償劃撥至五礦有色控股,加上五礦原來控股湖南有色獲得的49%的股份,五礦合計持有湖南有色51%的絕對控股權,湖南省國資委持有余下49%的股權。
從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12月底,地方與央企間的交易金額大概有7萬億元之多。如此龐大的規(guī)模,涉及的企業(yè)面非常廣。央地對接從央企與一些非上市公司的對接開始,到現在慢慢涉及到資本市場,不可避免地與一些已經上市的地方上市公司發(fā)生合作。
“未來我們在甘肅、內蒙古還有一些合作項目,不過不涉及上市公司,這次與湖南的合作則涉及了8家上市公司,有國內上市公司,也有香港上市公司。”五礦有色金屬集團財務部經理顏四清告訴記者。
央企與地方國企間的交易的達成,主要來自于地方政府和國務院國資委的對接,在全球金融及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這種央企與地方國企的合作,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多的是來自于后者的主動。
“央企強大的資金和資源是我們很看重的,畢竟地方財力還是很有限的。”江西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告訴記者。但是如何求解央企和地方對接中大規(guī)模的跨行業(yè)跨區(qū)域的資產整合和資本管理,或許是央企和地方都要思考的問題。
2.5萬億新高
“我們跟河南、陜西、云南的地方政府都在談合作的事宜?!敝袊鞴I(yè)集團公司運營管理部副主任劉斌告訴本報記者。
目前湖南、江蘇、浙江、四川、安徽、江西等省對接央企最為積極。2009年12月20日,安徽與央企對接的招商金額達到2.5萬億,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12月底,地方對接央企的至少有4.4萬億元之多,其中安徽占2.5萬億元,遼寧4018億元,浙江 4000多億元,湖南3600多億元,江蘇2220億元,四川1090億元,江西519億元,陜西551億元,新疆超過1000億元,重慶超過1000億元,山東超1000億元等。如果把其它省份包括進來,總額可能達到7萬億左右。
2009年4月,湖南省政府和國務院國資委開了對接盛會。中石油、中國國電、中國五礦、中國通用等62家央企與湖南省對接項目187個,簽訂合同項目69個。
“可以說五礦和湖南有色的接洽早于今年4月,在此之前就已有這個想法,但是沒有正式簽訂協議?!?/SPAN>
產權上的放開從制度上使得央企和地方企業(yè)合作更加方便。
“從2003年12月31日3號令(《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生效,到今年120號文操作規(guī)則(《企業(yè)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guī)則》)的發(fā)布,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應該如何操作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制度體系?!眹Y委產權局副局長鄧志雄指出。
今年前10個月,地方上市國企的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給央企的案例比比皆是。如2009年9月,山東海化大股東?;瘓F51%股權由濰坊市國資委無償劃轉給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同月,南京熊貓公司47.98%股權轉讓給新組建的中電熊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成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10月,銀河動力第一及第二大股東銀河高科及新興科技將所持有的公司29.95%國有股份無償劃轉給江南集團等,實際控制人由湖南國資委全資公司華天實業(yè)控股集團,變更為國資委旗下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
10月,保定天鵝大股東天鵝化纖集團100%股權,由保定市國資委無償劃轉給惟一一家以紡織為主業(yè)的央企中國恒天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