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車制造重心偏向亞洲的速度在加快。以豐田、大眾、現(xiàn)代為代表的跨國汽車制造商已經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它們對亞洲區(qū)域市場的投資力度在加大,產品推出節(jié)奏也在加快。這或預示著亞洲汽車世紀的到來。
在世界汽車經歷這種變化的過程中,中國汽車應該成為重要力量。按照世界汽車發(fā)展的規(guī)律,每一次生產中心的轉移都伴隨著生產方式的巨大變化。從歐洲到美國到日本,無不如此。而中國汽車的競爭力在于其大規(guī)模的生產本身。
美國沃德汽車統(tǒng)計顯示,2010前11個月,全球汽車的銷量在6790萬輛。依照這個趨勢,2010年全球汽車的銷量在7500萬輛左右。而在這其中,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在1800萬輛。中國在全球市場中的比重達到了歷史性的高度。2011年,如果中國汽車達到2000萬左右的銷量,那么中國汽車將徹底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的主導性力量。
亞洲籌碼
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的沖擊后,世界汽車市場已經發(fā)生了改變。曾經的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市場美國,陷入了衰退之中。2011年,美國汽車仍將處于復興之中。2009年,美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下降至1050萬輛左右的水平,2010年其銷量將在1150萬輛左右。對已經開始的2011年,其持續(xù)反彈的力度,尚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基于此,雖然通用、福特、豐田、本田等跨國汽車制造商都認為,2011年美國汽車市場會比2010年有所擴大,但其增長潛力相比于亞洲市場還是小了。在豐田汽車已經公布的計劃中,亞洲市場的銷量明顯高于美國。
與此同時,歐洲汽車制造商組織的統(tǒng)計認為,雖然歐洲汽車市場在2010年相較于2009年有所好轉,但由于債務危機的影響,西歐部分市場下滑幅度過大,短時間內復蘇的可能性較小。這也使得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加大了對亞洲的投資。
其中,雷諾、標致雪鐵龍集團、大眾汽車、寶馬汽車等都在擴張印度的工廠。不僅如此,這些歐洲汽車制造商還在尋求更多亞洲市場。2010年12月28日,大眾汽車在經過多年的談判后,終于與馬來西亞DRB-Hicom Bhd達成合作。雙方投資3.18億美元建立工廠,生產帕薩特、捷達、Polo等車型。
此外,在泰國市場,豐田、本田、三菱、福特等跨國汽車制造商也加大了投資力度。諸多的新車型也開始在這里生產??鐕囍圃焐虒喼奘袌龅耐顿Y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現(xiàn)代汽車集團計劃在2011年把全球的銷量提升10%,達到633萬輛的銷量,其中中國與印度將扮演重要角色。因之,有分析認為,亞洲汽車將在2011年成為世界汽車的投資重心。
中國汽車的機會
與亞洲汽車其他市場相比,中國汽車市場呈現(xiàn)出了巨大的消費潛力。2011年,業(yè)界普遍認為中國汽車的增速將放緩,但這僅是相對2010年而言。諸多合資整車制造商與自主品牌廠家都認為,中國汽車在2011年會繼續(xù)保持增長,最保守的估計在5%左右。這足以讓中國繼續(xù)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
于跨國汽車制造商而言,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會極大的左右它們在全球市場中的位置。對于中國本土的整車制造商而言,在一個年銷量2000萬輛的市場中,它們有足夠的空間檢驗自身的競爭力。不過,這不應成為中國汽車的全部。與不斷擴大的市場相比,中國汽車帶給世界汽車的應是生產方式的轉變。
世界汽車從未經歷過如此大規(guī)模的生產,它可能帶來世界汽車格局的重要變化。世界汽車發(fā)展的歷史證明,由粗放到集約的生產方式的轉變會使得整個行業(yè)發(fā)生改變。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以豐田汽車為代表的精益生產方式?,F(xiàn)在精益已經由當初的生產方式轉變?yōu)槠髽I(yè)的營運方式。
中國汽車一直處于轉變之中,它已經由世界汽車的生產中心轉變到現(xiàn)在的消費中心,這給世界汽車帶來了歷史性的問題。接下來,中國汽車市場還將呈現(xiàn)出多大的消費潛力?每年以千萬計的銷量,使得整個汽車世界的供應鏈與價值鏈遭遇了中國難題,破解這一難題的根源回到了規(guī)?;a本身。
由單一的汽車生產商變?yōu)橄到y(tǒng)的運營商的方式,會是中國汽車對世界汽車的最大貢獻。首先變身為系統(tǒng)運營商的汽車企業(yè),不僅會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大贏家,而且可能會成為世界汽車面對規(guī)?;a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