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零部件確定主攻方向

時間:2012-02-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高端的液壓件、傳動件和控制原件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企業(yè)手中,特別是最核心的液壓泵、馬達、減速機和高端多路閥還沒有技術上的突破。

  目前,高端的液壓件、傳動件和控制原件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企業(yè)手中,特別是最核心的液壓泵、馬達、減速機和高端多路閥還沒有技術上的突破。另外,電控技術,特別是用于節(jié)能減排的微電子技術和國外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我國工程機械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面對長期以來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國家痛定思痛,近幾年先后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

  2009年5月12日,國務院頒布《裝備制造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將基礎配套零部件產品的發(fā)展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將基礎配套水平提高作為規(guī)劃目標之一。

  2010年10月11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印發(fā)了《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yè)振興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快突破關鍵零部件發(fā)展瓶頸步伐,不斷滿足各領域裝備及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預期通過3年的努力,突破一批基礎零部件制造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yè)化強的基礎零部件企業(yè)及知名品牌;重大裝備基礎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

  2011年新頒布的《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在裝備制造領域,主要突出了七項內容,其中兩項是關于零部件的,一是瞄準薄弱領域,著力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等基礎制造能力;二是突出關鍵環(huán)節(jié),更加注重提高關鍵設備制造能力和關鍵部件配套能力。

  2011年7月31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布。''規(guī)劃''第六大項內容--''十二五''發(fā)展重點及主要任務中,將''提高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水平和制造水平''放到了首位,重點細化到三個內容:一是提高工程機械產品動力配套性能;二是抓好工程機械液壓元件的產品開發(fā)和高精化、規(guī)?;圃欤蝗菍S脗鲃硬考目煽啃院湍途眯赃M行系統性研究和開發(fā)。

  在國家多項扶持政策的帶動下,一場零部件行業(yè)的投資熱潮洶涌而至……

  2011年10月14日,總投資26億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0萬套高端液壓件項目在山東常林集團中川液壓公司投入批量生產。

  中聯重科2011年半年報顯示,香港上市募資重點投向的''工程機械關鍵液壓件產業(yè)升級項目''已完成預期投資的98%,旗下兩大液壓件公司中聯液壓及特力液壓分別獲得增資6000萬元、2.4億元。

  2011年6月底,項目總投資額為11.0672億元的''柳工工程機械液壓元件研發(fā)制造基地項目''已累計投入1.6536億元,完成項目投資計劃的14.94%.

 

  2011年6月底,徐工''工程機械關鍵液壓元件核心技術提升及產業(yè)化投資項目''累計投入1.4億元,完成預期投資的27.01%;''新型關鍵零部件技改項目''累計投入1.4億元,完成預期投資的24.76%.

  應該說,近幾年出臺的各種鼓勵政策,為配套件行業(yè)在2012年崛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然而,近乎狂熱的投資熱潮,卻不能不令業(yè)內人士擔憂。

  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工程機械零部件制造商們仍然只是忙于跑馬圈地、鷸蚌相爭,雖然在傳統機種,如裝載機、推土機等關鍵零部件配套上,利用自身規(guī)模和營銷手段,他們有著絕對的競爭優(yōu)勢;但是他們在諸如攤鋪機、混凝土機械上慣用進口關鍵零部件,盡管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消化吸收和創(chuàng)新,但仍然產生了路徑依賴;在一些大型產品、高智能化檔次產品和新興專業(yè)產品上,如220馬力以上推土機、工程鉆機等方面,則沒有競爭力;特別是在典型土方設備--挖掘機上,由于控制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的匱乏,市場份額幾乎拱手相讓于國外企業(yè)。

  專家表示,中國的配套件行業(yè)企業(yè)應該努力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OEM供應商。如果中國的配套件公司產品不能做到OEM的國際水準,不管技術多先進,不管投入多少資金,市場都不會認可。業(yè)內整機企業(yè)應牽頭組建技術聯盟,對關鍵零部件進行技術攻關。通常,國內機械部件的發(fā)展路徑有三條。一是選擇合資。但合資并不一定能夠獲得關鍵技術,外資公司把多年潛心研究的機械技術成果拱手讓給中方的情況鳳毛麟角。而且,在很多技術已被壟斷的格局下,海外企業(yè)更不會把技術輸入中國。二是中國企業(yè)通過掌握海外工廠的控股權,以此提升技術能力。三是依靠自主研發(fā)。除了一些專做零部件的企業(yè)外,整機制造企業(yè)也要將目光放在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上。因為基礎部件的發(fā)展,不單關系到整機企業(yè)采購成本的降低,還體現在其他方面,國內擁有基礎件的高端制造技術后,為該零部件配套的大批設備和技術也會逐漸成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