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陽光破產清算 多晶硅“破產潮”至

時間:2013-02-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多晶硅“雙反”前夜,國內多晶硅價格較之2012年開始回暖,但江蘇陽光旗下多晶硅子公司寧夏陽光硅業(yè)(以下簡稱寧夏陽光)卻倒在了路上,17.8億元的投資堆壘起的多晶硅大廈由是轟然倒塌

1月31日,江蘇陽光發(fā)布公告稱,隨著光伏市場持續(xù)低迷,寧夏陽光多晶硅生產成本嚴重倒掛,并已資不抵債,且虧損局面仍將長期存在,為此向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寧夏陽光破產清算。

“破產并不意外。”一位江蘇多晶硅企業(yè)高管對記者解釋,寧夏陽光只是給江蘇陽光下屬的電池及組件企業(yè)海潤光伏供貨,“但量方面很不穩(wěn)定,成本也高達30美元/公斤以上”,在目前多晶硅價格落至18美元/公斤的低點時,寧夏陽光無力與大廠競爭。

在此之前,浙江協(xié)成硅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xié)成硅業(yè))成為中國第一家宣布破產的多晶硅企業(yè),而寧夏陽光不幸成為第二家。

協(xié)成硅業(yè)和寧夏陽光的破產也僅僅是個開始。記者掌握的一份名單顯示,目前中國已在建及已建成的多晶硅企業(yè)有69家,但八成以上處于停產狀態(tài),涉及投資超過500億元。

多晶硅技術專家、成都恒?;ぜ夹g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恒對記者悲觀表示,目前寧夏、河南、重慶等地的多晶硅廠基本上完全停產,四川、內蒙古、江西等多晶硅企業(yè)處于停產或是半停產狀態(tài),“未來兩年中國剩余的多晶硅企業(yè)不會超過10家”。

陽光硅業(yè)的倒下

王恒曾于一年多前到過寧夏陽光,在石嘴山市惠農區(qū)的一片廣袤的大地上,占地龐大的廠區(qū)格外顯眼。

“他們的幾個技術主管都是從峨眉半導體材料739廠過來的,但是廠區(qū)比較偏遠,所以技術人員遠遠不足。”王恒說。

公開資料顯示,寧夏陽光成立于2006年7月,江蘇陽光出資2.34億元,占比65%。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和寧夏電力投資集團分列第二、第三大股東,分別占據25%、10%的股權。出資0.9億元和0.36億元。

2007年一期1500噸/年多晶硅項目開始開工建設,并于2008年投產,累計投資17.8億元;2009年,江蘇陽光開始啟動二期3000噸生產線建設。

王恒說,地雖然圈了,但寧夏陽光二期3000噸項目沒有動工建設,“僅有一期廠房孤零零地在那里”。

2010年寧夏陽光1500噸項目進入生產階段,但彼時多晶硅價格進入下滑通道,直接導致該項目當年虧損1.14億元,連累江蘇陽光當年凈利潤同比減少40.48%;2011年,該項目同樣虧損848.17萬元。

前述多晶硅高管認為,多晶硅是化工行業(yè),1500噸的生產線需要超過60名的技術人員予以支持,“但江蘇陽光先前是做紡織的,沒有做化工的經驗,由是使得該項目一直調試不成功,到了2011年連正常產能的20%都發(fā)揮不出來”。

“2008年第四季度的時候,我們江蘇的幾個多晶硅企業(yè)到省里去開會,因為寧夏陽光一直沒有做起來,省里的領導甚至都建議中能去收購寧夏陽光。”該高管說。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寧夏陽光賬面資產總額13.99億元,負債總額14.45億元,凈資產-4616萬元;2012年1-12月虧損約2.5億元,寧夏陽光目前已資不抵債,缺乏清償能力。

江蘇陽光董秘徐偉明介紹,公司今年遭遇上市以來首次虧損,主要歸因于多晶硅虧損及寧夏陽光所欠公司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2年12月31日,寧夏陽光向江蘇陽光借款逾12.74億元,另外寧夏陽光以生產用的全部機器設備及土地、廠房作為抵押向中國進出口銀行(行情專區(qū))陜西省分行貸款1.2億元,江蘇陽光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多晶硅破產潮至

上述多晶硅高管表示,國內多晶硅企業(yè)遭遇如今困局,既與當年盲目投資相關,亦有國外多晶硅低價傾銷要素。

2012年我國累計進口多晶硅達82760噸,同比增長27.42%;而進口單價則降至25.36美元/千克,較2011年全年均價下滑56.87%。

“2012年12月多晶硅的現價甚至達到16美元/公斤,而這個價格即使在成本控制得很好的MEMC、瓦克那兒基本是虧本價。”該高管說,縱使國內做得最好的保利協(xié)鑫、大全新能源等大廠,成本也在18美元/公斤左右,大多數多晶硅企業(yè)的成本在30美元/公斤以上。

去年,有四家國內多晶硅企業(yè)向國家商務部提起了針對美國、韓國、歐盟的多晶硅雙反調查申訴,并被商務部受理。這四家公司是:江蘇中能硅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王恒說,在這四家企業(yè)中,洛陽中硅和賽維LDK基本停產,大全新能源則關掉了重慶的基地轉戰(zhàn)新疆項目,“保利協(xié)鑫的產能也沒有滿產”。

“內蒙古現在就神舟、盾安等三家企業(yè)可以勉強生產,寧夏國電則沒開起來,特變電工則把一期全停了,青海亞洲硅業(yè)則面臨母公司尚德電力斷奶的難題。”王恒說。

前述多晶硅高管則透露,兵裝集團下屬的天威四個項目已基本停掉了,永旺硅業(yè)停了很久,“東汽峨嵋廠的項目在2012年國資委做了審計后,也會停掉”。

考慮以上停產多晶硅項目,加上湖北、湖南、江西等布局有多晶硅省份,目前國內停產半停產的多晶硅項目超過2.5萬噸,涉及總投資超過500億元。

王恒說,多晶硅行業(yè)為化學工業(yè),如果機器長期不運行,就會面臨爐體污染和腐蝕等問題,維護成本相當高昂,而目前國內很多多晶硅企業(yè)停產期已接近一年。以此作為參照,國內大部分多晶硅項目事實上已然破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