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壁壘的打破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繼二次"雙反"之后,最近美國的太陽能企業(yè)開始想著要動用一件強大的新型武器--"黑客"來打擊中國光伏企業(yè)在美國的名譽。行業(yè)研究員分析師表示,這樁新的訴訟突顯了SolarWorld(美國企業(yè))設置貿易屏障時手法之老道,尤其是還發(fā)動了網絡戰(zhàn)。
繼美國對華光伏"雙反"初裁及中國宣布暫停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申請后,中美光伏貿易戰(zhàn)再度升級。9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發(fā)報道稱,美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SolarWorld公司已要求商務部對"中國軍方人員入侵該公司電腦、竊取其有關業(yè)務預計它與中國長期貿易爭端"的文件的指控展開調查。該公司提議政府提高關稅來打擊這種行為。對此,美國商務部日前發(fā)表聲明稱,將給予自己更多時間,來考慮所謂的網絡黑客對其調查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進口商品的影響。
SolarWorld"黑客"案概述
早在2014年5月份,美國司法部對中國軍方五名黑客成員入侵包括SolarWorld美洲分公司在內的美國公司這件事提出起訴。根據司法部的聲明:"人民解放軍文新宇及至少一名同伴竊取數(shù)千文件,其中包括關于SolarWorld的現(xiàn)金流、生產指標、生產線信息、成本以及正在進行的貿易訴訟中享有特權的律師和客戶間的通信信息以及其他一些事項。"
事實上,司法部指控的盜竊案發(fā)生在2012年,在美商務部裁決中國制造商對美國市場傾銷產品不久之后。時隔近兩年時間,為何SolarWorld舊事重提?
為何舊事重提?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得回顧中美貿易案的歷程。美國當?shù)貢r間2011年10月19日,有美國SolarWorld公司牽頭的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貌似申訴,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電池展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并征收超過100%的反傾銷稅。這是美國隊中國清潔能源產品首次發(fā)起"雙反"調查。2012年10月11日,美國商務部最終判決,對從中國進口太陽能板與太陽能電池產品征收34%至47%的關稅。
第一次"雙反"后,中國光伏尋找到一條補救措施,即通過在第三方國生產,繞開關稅壁壘。然后好景不長,正當中國企業(yè)歡天喜地的以為從此逃離了光伏噩夢的時候,美國第二次"雙反"又來了!
2014年1月23日,美國商務部發(fā)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光伏產品發(fā)起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本次調查的涉案產品為晶體硅光伏電池,不論是否單獨、部分或完全組裝成為其他產品,包括但不限于電池,組件,層壓板,面板和建筑一體化材料等。涵蓋2011年雙反調查所沒有包括的其他所有來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對華光伏產品進行全面限制的意圖十分明顯。
7月25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初裁結果,認定從中國大陸和臺灣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行為。聯(lián)系到這次SolarWorld遞交的申請上的一段話:"中國政府還可能將這些信息提供給其中一些可能是該訴訟當事人的中國國有太陽能制造商,構成所需的情勢變更審查。"我們或許可以猜測,"黑客"事件影響了美國的初裁結果:因懷疑中國政府將信息透露給涉及的中國太陽能制造商,因此中國光伏開辟了第三方國生產道路,從而避開了關稅壁壘。
與第一次"雙反"被動接受、尋求第三方國生產來避開貿易壁壘不同,這次中國主動迎戰(zhàn)。8月14日,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決定自9月1日起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yè)務申請的受理。這一消息讓對中國出口多晶硅的美國公司坐立難安。太陽能產品主要的原料是多晶硅,而中國的多晶硅原料大多依靠進口。商務部的這一決定無疑會使會使這些美國公司承受巨大損失。并且中國光伏的第三方國生產基地措施也避開了關稅壁壘,"雙反"對其的影響不大。該怎么辦才好呢?聯(lián)想到五月份的"黑客"事件,SolarWorld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那就是借"黑客"之名,徹底敗壞中國光伏產業(yè)在美國的名聲,打壓中國光伏產品入美之路。
然而,并不是美國所有光伏企業(yè)都支持SolarWorld對中國光伏征收高額關稅的提議。美國的太陽能電廠開發(fā)商和太陽能系統(tǒng)安裝企業(yè)得益于廉價進口設備的充足供應。二者擔心,關稅帶來的成本轉嫁會放慢消費者使用太陽能的步伐。此外,對中國出口多晶硅的美國公司也擔心,加征關稅會讓它們在中國的生意更難做。實際上,中國已在今年初對美國產多晶硅加征了高額關稅,并于近期收緊了該原材料的進口政策??v然這樣,SolarWorld也不會放棄任何打壓中國光伏的機會。
SolarWorld"黑客"案產生的影響?
第三方國代工模式
昱輝陽光在兩年前就察覺到貿易戰(zhàn)會慢慢開始興起,因此他們當時就把昱輝的戰(zhàn)略定位從一個制造業(yè)轉型為服務業(yè)的企業(yè)。其于2012年開始了OEM的模式,地點在印度。該模式主要通過將企業(yè)工廠建立到別的國家,并從當?shù)毓讨胁少徳牧希⑸a銷售給本地。近兩年來,中國企業(yè)也逐步向這種模式轉型。這種模式可以繞開關稅壁壘。
企業(yè)的轉型是企業(yè)發(fā)展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中國政府是否如SolarWorld所說的把"黑客"獲得的信息提供給如昱輝陽光之類的中國光伏公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情況未明朗之時提出這樣惡意的揣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反規(guī)避調查
第三方國轉口的模式,引出了歐盟的反規(guī)避調查。繼美國做出二次"雙反"初裁后,歐盟也跟風地或將對中國光伏產品提出首次反規(guī)避調查。此次反規(guī)避調查,SolarWorld又參與其中!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公布材料顯示,包括Solarworld在內的歐盟光伏生產商指責中國光伏企業(yè)通過日本、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等地轉口,規(guī)避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的高額稅率。據此,歐盟光伏制造業(yè)擬于今秋對中國光伏產品提起反規(guī)避調查申請。
為何在哪都能看到SolarWorld?
中美貿易戰(zhàn)連連升級的原因,究根到底還是政治因素在作怪,SolarWorld只是起到馬前卒、遞投名狀的作用。全球能源形勢導致了歐美華能源地位的易變,2013年,中國更是一躍成為全球光伏第一市場,而北美則屈居第三。這不符合美國一貫的大哥大、霸權主義形象?。∷悦绹袆恿?!但是頻出的大招又被中國一一拆解,中國光伏產品依然在美國暢行無阻。于是美國怒了,既然"雙反"封堵無效,那就使用名為"黑客"的新型武器吧,真是無視不用其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