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開業(yè) 引領“中國制造2025”

時間:2017-05-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作為全球高檔汽車市場的杰出代表,寶馬始終前瞻未來、勇擔責任、不斷創(chuàng)新,以其先進的研發(fā)和生產技術,精益求精的造車態(tài)度享譽全球。

隨著新工廠投入使用,華晨寶馬將可根據未來市場需求的發(fā)展,將沈陽兩大整車工廠的總產能逐步提升至每年45萬輛。寶馬集團負責財務的董事彼得博士表示:2017年將是又一個成功的年份,將在今年陸續(xù)推出14款新產品。

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揭幕儀式

5月19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新大東工廠正式開業(yè),全新BMW5系Li于當日正式下線,新工廠總投資76億人民幣,隨著新工廠投入使用,華晨寶馬將可根據未來市場需求的發(fā)展將沈陽兩大整車工廠的總產能逐步提升至每年45萬輛。

寶馬集團負責財務的董事彼得博士表示: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這里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銷量占到了全球的20%以上。2016年,我們向中國客戶交付了51.6萬多輛BMW、MINI和Rolls-Royce汽車。我相信,2017年將是又一個成功的年份,將在今年陸續(xù)推出14款新產品。

寶馬集團董事彼得博士

寶馬集團負責生產的董事齊普策也強調:“新大東工廠融合了寶馬集團全球生產網絡的綜合實力和最新生產技術。將來,我們將繼續(xù)投資,對大東工廠原設施進行升級改造,讓我們在中國的生產基地更具靈活性和增長潛力?!?/p>

作為全球高檔汽車市場的杰出代表,寶馬始終前瞻未來、勇擔責任、不斷創(chuàng)新,以其先進的研發(fā)和生產技術,精益求精的造車態(tài)度享譽全球。華晨寶馬在國內外高度融合,互利共贏方面表現突出,隨著全面實施本地化發(fā)展策略,實現了從年產3萬輛左右到年產突破30萬輛的跨越式增長。

“這座新工廠詮釋了業(yè)界領先的生產技術和極具前瞻性的工業(yè)4.0應用,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yè)制造水平的一次重要升級。我們股東雙方將一如既往精誠合作,更加積極地去把握機遇布局未來,爭取更大的成功。”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小安說。

全新BMW5系Li正式下線

創(chuàng)新生產制造工藝立足節(jié)能、環(huán)保與高效

新大東工廠擁有沖壓、車身、涂裝和總裝等完整的生產工藝和配套設施,各大生產工藝均采用尖端設備和數字化管理,用以滿足全新BMW5系Li精密復雜的生產需求,同時在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達到更高水準,新工廠整體節(jié)能超過30%。

先進的6序伺服萬噸級沖壓機可從容應對鋁板精密沖壓等高難度作業(yè),并具備低能耗和低噪音等特點,相比傳統液壓機可節(jié)能44%,降噪12分貝。車身車間采用全集成自動化技術,裝備856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高達95%以上;車身連接技術多達18種,包括鋁板激光焊接、全球首創(chuàng)的拉弧式電弧球形焊技術和首次在中國使用的高速熱熔自攻螺絲技術等。

涂裝車間采用集成噴涂工藝。三段降溫烘干爐技術,能實現精確的溫度控制,有效克服鋼材與鋁材的不同熱脹冷縮效應,確保車身尺寸的精確;創(chuàng)新的底涂技術,省卻了中漆和烘干工序;RoDip旋轉浸涂設備令車身可以進行旋轉運動,大幅降低設備占用空間;總體而言,新的涂裝車間與大東工廠原設施相比節(jié)能37%,與十年前的技術相比節(jié)能和節(jié)水均達60%,化學制劑的排放降低80%。

新工廠的廠房最大化利用自然采光、并使用墻體保溫和智能照明等設計提升環(huán)保性,僅自然采光一項每年就可節(jié)電22萬度。工廠內還大量使用高效變頻電機,循環(huán)水系統采用干式分離系統,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總裝車間淋雨測試環(huán)節(jié)水循環(huán)利用率可達90%。

秉承本土化戰(zhàn)略助力寶馬在華加速發(fā)展

華晨寶馬鐵西工廠于5年前開業(yè),2016年建成德國之外唯一擁有鑄造車間的動力總成工廠,而今天一座標桿式的智能工廠開業(yè),充分體現股東雙方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與信心。僅過去7年,華晨寶馬在沈陽生產基地的投資超過360億元人民幣。

華晨寶馬鐵西和大東兩座整車廠是生產效率、生產質量、生產靈活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標桿,而且均可實現傳統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柔性和共線生產,為引入更多新產品并實現高度個性化生產奠定了基礎。目前已有5款BMW車型引入國產,其中BMW1系運動轎車、BMW2系旅行車、BMWX1和BMW3系在鐵西工廠生產。

2017年內,華晨寶馬將在鐵西動力總成工廠建成高壓動力電池組裝生產線,同時研發(fā)中心二期將投入使用。目前,華晨寶馬在產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并涵蓋了從電池開發(fā)、充電網絡建設一直到電池回收的整個產業(yè)鏈。未來,華晨寶馬將繼續(xù)加強新能源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產業(yè)合作。

華晨寶馬厚積薄發(fā),正在開啟本土化發(fā)展的全新歷程,引領汽車行業(yè)的變革,繼續(xù)示范和引領“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的實施。

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鳥瞰圖

踐行“中國制造2025”華晨寶馬“一馬當先”

作為寶馬集團全球生產體系的最新成員,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在設計之初就前瞻性地應用“工業(yè)4.0”設計理念,采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高度數字化的生產方式,為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生產樹立了新的典范。

新工廠的生產系統通過計算機3D模擬技術建立數字模型,稱為“數字雙胞胎”,這不僅使生產線調試更加高效,而且有助于實現更精密的生產作業(yè)。比如,鋁材的沖壓比鋼復雜3倍以上,但是通過數字模型精準計算出鋁板沖壓回彈度等參數后,成型精度到達0.02毫米;再如,車身車間自動化率高達95%,數字虛擬調試讓機器人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大數據應用貫徹于整個生產過程。通過數碼識別系統,全新BMW5系Li的每個零部件以及每臺機器的每次作業(yè)都可被追蹤和分析?;谶@種“物聯網”架構,生產效率得到提高,而先進的設備并輔以自動進行的大數據監(jiān)測和分析,讓生產線的品質管理更為高效。

全新BMW5系Li車身上的每個點都可與數字模型進行比對,激光掃描儀每秒可掃描車身上兩萬個點,確保車身三維精度;大數據系統的積累和自我學習同樣應用于涂裝工藝和總裝生產線,比如,每一次螺栓打緊數據都被記錄和監(jiān)測,從而讓任何問題在發(fā)生之前即得到解決,讓生產質量更加趨于完美。

工業(yè)4.0應用-機械外骨骼(無座座椅)

此外,3D打印和智能穿戴設備也在新大東工廠得以應用。新工廠用3D打印拇指保護套和天窗調整卡具,可以縮短小批量、定制化工裝卡具的開發(fā)周期。一線員工可以通過智能終端獲得準確的生產信息并進行即時通訊。總裝車間的機械外骨骼能夠向需要重體力操作的員工提供物理支撐,幫助員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