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靈魂出竅",治療特殊恐懼癥,解救自閉癥,這些在現實生活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VR(虛擬現實)行業(yè)中已逐漸成為現實。
9月14日下午,"VR心潮研究成果發(fā)布會"在北京舉行,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百人計劃研究員李峙現場介紹《VR如何影響人與社會》研究報告。安英昭攝14日下午,由VR心潮聯(lián)合研究組完成的專業(yè)研究報告《VR如何影響人與社會》在北京發(fā)布。該研究組由騰訊研究院S-Tech工作室與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李峙研究組聯(lián)合組成。研究組表示,該份報告重在從心理學角度入手研究VR技術,在國內尚屬首次。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百人計劃研究員李峙表示,VR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產業(yè),既存在潛在風險,也具有巨大潛力,"我們需要提前洞察與避免可能的負面影響,充分發(fā)揮獨特優(yōu)勢,造福大眾"。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zhí)行院長喻國明認為,判斷VR作為一種技術在社會發(fā)展過程的潛力需要人本標準。由于VR能更好地鏈接人和環(huán)境,為用戶提供觀察和把握現實的代入感和可能性,提升人對世界的可控性,其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形態(tài),未來具有巨大發(fā)展空間。
李峙認為,VR的核心是人的主觀感覺,虛擬現實依賴人的大腦才能存在,這使得VR技術成為一把"雙刃劍"。
從負面影響來看,VR暈動癥可能影響用戶健康,空間壓縮可能影響用戶深度視覺發(fā)育,VR版社交軟件更可能誘導暴力行為。
從正面影響來看,VR游戲可幫助用戶改善記憶力,提升注意力,并通過全身運動來降低傳統(tǒng)游戲病的危害。VR離身體驗技術可幫助用戶感受身體交換,實現自我安慰,減輕抑郁癥狀,甚至通過體驗"靈魂出竅",降低對死亡的恐懼。
騰訊研究院助理院長程明霞說,VR目前仍處于沉寂階段,VR專家數量只是AI(人工智能)專家的約十分之一。在此環(huán)境中,騰訊研究院旨在以互聯(lián)網為土壤,用相對獨立、冷靜的心態(tài)和立場去研究VR技術。
《VR如何影響人與社會》報告包括心臨其境、VR如何影響心理認知、如何影響健康、如何影響社會等四部分。VR心潮聯(lián)合研究組表示,該報告只是"VR與人和社會"研究的起點,系列研究報告將陸續(xù)面世。(完)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