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利用機器視覺 機器人能完成摘草莓任務

時間:2017-10-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比利時的一間溫室中,有臺小型機器人,它穿過生長在支架托盤上的一排排草莓,利用機器視覺尋找成熟完好的果實,然后用3D打印的爪子把每一顆果實輕輕摘下,放在籃子里以待出售。

在比利時的一間溫室中,有臺小型機器人,它穿過生長在支架托盤上的一排排草莓,利用機器視覺尋找成熟完好的果實,然后用3D打印的爪子把每一顆果實輕輕摘下,放在籃子里以待出售。如果感覺果實還未到采摘的時候,這個小家伙會預估其成熟的時間,然后重新過來采摘。

這有趣的畫面是比利時公司Octinion的一場實驗,它認為,這套系統能夠取代傳統的草莓種植和收割模式。

在加州,嚴格的移民政策加上豐富的經濟環(huán)境令移民農場工的數量不斷減少,而本地工人也不想干這種工作,這導致草莓種植者很難找到工人來采摘水果。在英國,英國脫歐使農業(yè)工作對東歐工人的吸引力下降,而這些工作此前大多被他們承包。如今,大多數發(fā)達國家都面臨著類似的農業(yè)勞動力短缺的挑戰(zhàn)。

“農業(yè)勞動力在眼下是不可持續(xù)的,因為從事這種工作的常常是外來人口,他們遠道而來,然后忙完了再回家。要么就是一些移民,他們希望以此起步,未來再換更好的工作,”O(jiān)ctinion首席執(zhí)行官湯姆·科恩(TomCoen)說道。

Octinion公司開發(fā)的這臺機器人可每五秒鐘摘一顆草莓,而人類的速度要稍快,平均每三秒摘一個。

“我們要略慢一點,但在經濟上我們是有利可圖的,因為每個果實的成本是類似的,”科恩說。

Octinion基于成本約束、以及其他采摘草莓的要求開始設計這臺機器人。比如,草莓的莖在采摘時不應留在果實上,因為它會在籃子里刺破其他的草莓。當果實開始包裝時,更紅的一面應該放在上面,以吸引消費者。機器人的視覺系統能夠完成這項任務。

這臺機器人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與“桌面”生長系統配合,即草莓生長在一排排托盤上,而不是田野里,因為這是行業(yè)正在發(fā)展的方向。在歐洲,溫室種植草莓已經成為一種標準方式,生產的草莓大多出口到了美國。Driscolls等主要生產商已經開始轉向托盤生長系統,因為架高種植要更便于機器人或人類采摘。Driscolls一直在開發(fā)另一個草莓采摘機器人,但它總會把草莓割傷。而Octinion的機器人則會計算是否會擦傷草莓,如果會則不摘。

除了更便于采摘,托盤生長系統還更節(jié)水,因為系統只需澆灌草莓周圍少量的土壤即可,并且單位面積產量更高。

隨著全球城市化不斷提高,科恩相信,垂直農業(yè)系統必然會越來越多,而機器人將幫助該系統更具經濟效益。

“美國產出的草莓約80%都來自加州,這意味著你在紐約吃的草莓可能已經在卡車上運輸兩天。無論是從生態(tài)還是經濟效益方面,這都不太劃算。”他說。

目前,Octinion公司的這臺機器人已經接近完成開發(fā),該公司正攜手比利時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ofHoogstraten對其進行測試。到明年,Octinion將開始與草莓采摘工人合作進行試點測試,并于2019年上市銷售。此外,該公司還計劃豐富這臺機器人的技能包,讓其采摘辣椒、番茄、黃瓜等其他農產品。

“我們希望,任何可以在溫室種植的作物它都能夠采摘,”科恩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