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人物專訪 > 資訊詳情

讓機器人改善人類生活——專訪深圳市寒武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張猛

時間:2018-06-2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深圳市寒武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yè)從事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è)。

深圳市寒武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yè)從事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是國內最早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緊密結合,并進行商用的高科技企業(yè)之一。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研發(fā)團隊,建立了以嵌入端視覺為核心的技術壁壘,擁有以軟硬件一體化的運動解決方案為主的核心技術。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寒武紀在2017年到目前為止的收獲和成就?

張猛:寒武紀智能從2015年初開始創(chuàng)業(yè),主要做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由悅達集團控股。從市場發(fā)展來看,陪伴機器人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在用戶認可度、產品體驗、市場認知等方面,慢慢趨于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們在2017年初推出第一款產品“小武”,產品還在不斷升級中。目前擁有四條產品線,包括兒童陪伴機器人、人工智能STEAM教育機器人、商業(yè)機器人和養(yǎng)老機器人。

在團隊方面,已經由當初的幾個創(chuàng)業(yè)核心人員發(fā)展到100多人,今年7月規(guī)模將超過200人,其中研發(fā)人員將超過100人,主要來自北大、哈工大、北航、華科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才俊,以及海外留學歸來的行業(yè)精英。研發(fā)團隊已取得近百項中、美國家專利,分布在機器人視覺、SLAM、路徑規(guī)劃、運動控制、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機器人核心技術領域。目前,寒武紀智能在已經在美國硅谷,以及國內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蘇州、杭州、重慶、武漢、青島、西安等重點城市建立了分支機構。

深圳市寒武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張猛

記者:公司目前核心產品有哪些,應用在哪些場景?

張猛:公司推出的首款機器人“小武”是一款專注服務于家庭的智能機器人,適用于0-6歲寶寶,融合了機器人視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高效路徑規(guī)劃、精準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功能的核心軟件及算法??梢圆シ乓魳贰⒁曨l以及拍照逗樂,還能憑借全方位避障傳感器,巧妙地避開障礙物和樓梯,在未知或者是部分未知的環(huán)境下,通過傳感器獲取周圍環(huán)境信息,在家里自如行走。內置了一套精準的情緒識別算法,搭載先能語音識別系統(tǒng),可以與陪護對象主動交互。

最近推出了新一代教育機器人產品“捍地”(Handiblox),是一款體現(xiàn)STEAM教育理念的智能機器人。具有自由拼接、人臉識別、顯示、鏈接APP進行模塊化編程等功能,讓小朋友在圖形化場景中學習編程知識,實現(xiàn)機器人聲、光、電、音效、動作、語音識別及合成、人臉識別等功能,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能得到鍛煉提升。我們不僅在機器人內核技術進行研發(fā),也在內容端上發(fā)力,與多家內容提供商建立合作關系,搭建了一個不斷繁衍的智能教育內容生態(tài)圈。

記者: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

張猛:我們的機器人和其他類型品牌服務機器人不同的是,預留了很多外接的端口,可以擴展產品的性能,除了陪護和基礎教育外,還可以外接樂高及其他類型的游戲和編程服務。產品功能相對豐富、市場價格同比其他類似產品也更有競爭力。從售后反饋的數據來看,公司的服務機器人的活躍度相比同行的產品要高一些。

記者: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建議有哪些?

張猛:目前最欠缺的是人才,尤其是優(yōu)秀產品經理,是當前公司發(fā)展過程中需要補充的短板。好的產品經理需要對產品、價格、市場都需要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在技術邊界、用戶體驗、用戶場景上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但市場上這類人才欠缺,只有自己招聘一些滿足基本條件的人員進一步培養(yǎng)。

雖然服務類機器人行業(yè)發(fā)展迅猛,但相比工業(yè)機器人面向企業(yè)客戶,服務類機器人直接面向消費者做零售往往會更難一些。目前我們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以線下為主,畢竟服務類機器人注重產品體驗,線上進行產品推廣難度相對較大。

很多可以支撐的。

記者:對于產品售后服務及產品后期更新您是怎么看待的?

張猛:我們所有產品都有用戶的使用時間、月活大概能達到40%,說明陪伴機器人用戶慢慢在接受,也都有在持續(xù)使用。陪伴機器人是平臺型產品,需要統(tǒng)合互聯(lián)網的資源,使用各種各樣的內容資源來支撐產品的體驗。剛開始做很少,慢慢大廠開始開放更豐富的內容來支撐,這樣類似產品有更好的體驗?;谌藱C交互方式的變化等所需要的內容、服務會越來越多。長遠來講,陪伴機器人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記者:您對服務機器人以及機器人教育產業(yè)發(fā)展的看法?

張猛:不論是服務機器人還是教育機器人行業(yè)從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消費者對于機器人的接受和需求程度正與日俱增,同時各類創(chuàng)新技術發(fā)展也使得機器人應用場景日益寬泛。人工成本貴,用機器人部分替代人是大趨勢。掌握核心技術和算法是關鍵,我們主要用現(xiàn)有技術來滿足客戶需求,靠自己對市場的理解認知,融入到產品中,將研發(fā)成果快速產業(yè)化,擁有我們自己產品的特點及標簽,成為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

記者:未來規(guī)劃是怎樣?

張猛:我們始終認為智能機器人不應該是少數人的“玩伴”,它應該走進千家萬戶,為人類帶來更好的體驗。我們將深入實施以“全智能”+“大數據”+“大服務”為體系的家庭全產業(yè)鏈,精準服務型“機器人+”發(fā)展戰(zhàn)略,在人工智能的新征程上大踏步前行。產品方向主要做四條產品線,包括兒童陪伴機器人、人工智能STEAM教育機器人、商業(yè)機器人和養(yǎng)老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以及模塊化生產也將是一個主推方向。未來將成為以機器人核心技術為基礎,提供服務機器人整機產品和機器人核心模塊的全球領導廠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