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供應鏈論壇發(fā)表致辭時透露,由于8英寸需求相當強勁,將在臺南6廠新增1座8英寸新廠,專門提供特殊制程。
這也是繼2003年臺積電在大陸上海松江蓋8英寸廠后,再次打算增建8英寸廠產能。臺積電的建廠計劃再次引起了關于8英寸廠的熱議。
國際大廠停產,二手設備供不應求
目前,全球主要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都已經產能滿載,再加上晶圓的供不應求,已經導致了終端分立器件、電源芯片和MCU等一系列的漲價。
根據VLSIresearch公布的數據,設備行業(yè)在12英寸平臺開發(fā)上投入了116億美元,幾乎是開發(fā)8英寸平臺的9倍。由于國際大廠皆已停止8英寸設備的生產,市場上使用的8英寸設備大多為二手設備。
據EdSperling預計,整個2018年,半導體行業(yè)需要大約2000臺新的或翻新的8英寸設備來滿足工廠需求。
然而據SurplusGlobal數據顯示,2018年二手設備市場雖繼續(xù)保持兩位數增長,但也只能產出500臺二手設備。這也意味著8英寸設備的短缺仍將延續(xù),而且還面臨著零部件缺少的問題。
現有設備老舊,零部件稀缺
芯謀研究總監(jiān)王笑龍曾表示,8英寸設備的需求增長可能會延續(xù)3-5年,但隨著技術發(fā)展,3-5年后,市場上需求更高的,將是零部件,而不是整機臺。
由于大多數8英寸產線建廠時間早,運行時間大都超過了10年,設備太老舊或者難以修復。修復所用的零部件多拆除于舊機器,廠商翻新續(xù)用。許多零部件國外停產,而國內又暫時難以生產。
王笑龍認為,未來幾年,8英寸設備零部件的需求會增加,這是市場上真正缺少的,國內設備業(yè)應將重點放于零部件的開發(fā)上。
既然包括臺積電在內的8英寸擴產熱潮來襲,那么國際大廠有沒有可能恢復8英寸設備的生產呢?對此,集微網咨詢了著名行業(yè)評論家莫大康。
莫大康認為,重啟8英寸設備生產并不容易,這不是單獨一家公司能決定的問題,涉及到一整條產業(yè)鏈。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設備價格被拉升,晶圓廠求購新機臺的總量并不會太大。
國產設備發(fā)展迎良機
國際大廠停產、市場急缺再加上老舊設備能力不足,中國本土的半導體設備業(yè)迎來良機。國家曾出臺了科技重大專項之“極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與成套工藝專項”(02專項),我國半導體設備業(yè)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12月12日,在集成電路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上,北方華創(chuàng)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副總裁劉韶華介紹了該公司生產的8英寸集成電路設備。包括Etch、CVD、PVD和Clean等在內的多種8英寸設備的工藝解決方案。
劉韶華表示,二手設備市場短缺,而舊的設備硬件設計過時、軟件升級困難、工藝支持不足、而且零配件采購和維護不便,所以國產設備特色開發(fā)迎來機遇。
她強調,國產設備能定制開發(fā),制定全面的解決方案;能針對新需求做最新的硬件設計,有持續(xù)的工藝創(chuàng)新和便攜的零部件供應;另外,本土設備廠還能提供專業(yè)的本土化的服務團隊,以及產業(yè)鏈的深度合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國際大廠不太可能重啟已停止的8英寸設備生產,想要解決8英寸設備供應不足的問題,還是要自食其力。短期來看,國內設備業(yè)可以著眼于零部件的開發(fā)以解燃眉之急。
但長遠來看,中國半導體8英寸設備廠商需要增強自身實力,加強研發(fā)力度,莫大康曾指出,建一條以國產設備為主的八英寸產線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