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常言所說,“好馬配好鞍”。想要制作出高質量的精密減速器,除了優(yōu)質的材料和加工工藝,還需要先進的加工設備。但就當前而言,加工設備卻成為限制我國精密減速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國產設備無法完成精密減速器一些關鍵工序的加工。目前國內的減速器生產企業(yè),大多還要依賴進口設備。
▇國產設備為何無法勝任?
“國產機床充其量只能做粗加工,精加工一般使用歐洲和日本的設備,”一位從事減速器加工設備引進的工程師說,國產設備由于進入機床領域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在性能、品質方面與國外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工出的產品在精度、品質方面也和進口的存在一定出入。
“目前在各國的加工設備中,瑞士是首屈一指的。因為瑞士以鐘表產業(yè)為主,加工設備也多為鐘表業(yè)服務,所以精密度很高。即使后來向其他產業(yè)延申,但其品質依舊不變?!边@位工程師說,“其次是德國和日本的設備,德國的加工設備體積大,功能全,剛性高;而日本設備的體積相對較小,在加工精度上和德國不相上下。緊隨其后的是臺灣和韓國,由于兩地在歷史上都曾有被日本占領的經歷,日本也間接的為兩地打下了一些工業(yè)基礎。此外,臺灣及韓國有大量企業(yè)為德國和日本廠家做OEM,因此其加工設備的水平可見一斑。”
而中國目前在加工設備方面的水平排在以上國家和地區(qū)之后?!皷|北曾經也有一段‘日據(jù)’時期,有一定的工業(yè)基礎。此后中蘇建交,蘇聯(lián)的許多技術援助和來華專家都集中在東北地區(qū),也幫助東北進一步加強了工業(yè)實力?!痹摴こ處熣f,“但中蘇關系惡化以及后來的一系列變故,國內直到改革開放時期,才通過引進、合資等方式慢慢跟上。
由于冷戰(zhàn)和一些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因素,發(fā)達國家始終限制一些先進技術進入“紅色國家”,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東芝事件”(指日本東芝機械在80年代違反“巴黎統(tǒng)籌委員會”規(guī)定,私自向蘇聯(lián)出售用于加工潛艇螺旋槳的五軸聯(lián)動數(shù)控機床,并使蘇聯(lián)潛艇部隊的隱身性方面出現(xiàn)質的飛躍)。而時至今日,很多國外的加工設備制造商依舊會對出口至中國的設備加以限制,包括采購數(shù)量,用途(不得涉及軍工、航空航天、機器人等領域),還會刻意延長交付周期。
“國內外機床的加工精度和穩(wěn)定性差距懸殊?!绷硪晃皇煜p速器加工設備的業(yè)內人士說,精密減速器的加工精度都在幾個μ之內,但國內目前還無法提供這種高精度的設備。而在精度的穩(wěn)定性方面,國產機床在使用過一段時間后,加工精度就會出現(xiàn)明顯下滑。
國產機床想要實現(xiàn)趕超,路途還相當遙遠?!皺C床行業(yè)是個非常特殊的行業(yè),規(guī)模也比較小,不像房地產或者金融行業(yè),動輒數(shù)百億的資金流入,而且機床行業(yè)需要幾十年的技術沉淀,因此想要趕超難度非常大。目前國內的一線機床廠家中,大連機床已經倒閉了,沈陽機床欠下350億的債務,已經被收購,因此國內高端機床的缺口很大?!痹摌I(yè)內人士稱。
“我國是機床消費大國,但每年我國在該領域都處于貿易逆差狀態(tài)。”他略帶悲觀的說:“工作母機是基礎行業(yè),目前想要趕上國際先進水品,非常有難度。國內機床的很多核心零部件依舊需要進口,如絲桿、軸承、精密主軸,甚至好的伺服系統(tǒng)都是源自國外,一些高精度的產品對方甚至拒絕向我們出口。機床雖小,但有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受制于人?!?/p>
▇國產設備該如何使用?
如此說來,難道國產加工設備真的就無緣精密減速器生產了嗎?答案也并非如此?!皽p速器的某些非關鍵工序的粗加工可以使用國內設備,尤其是減速器加工設備耗資巨大,出于對成本的把控,一些企業(yè)會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決?!边@位業(yè)內人士說。
而另一位來自減速器生產企業(yè)的總工程師說,在減速器加工中,有關鍵工序和一般工序之分,“在某些工序上,并不是使用進口設備就好。在大家最直觀的印象中,進口設備的加工精度高,精度的保持性也好。但我們并不建議所有的工序都使用進口設備,這樣做的成本很高,是不經濟的排序方法?!?/p>
“而在齒輪的制齒工序中,我們始終是以進口設備來完成的。但進口設備間同樣有區(qū)別,和幾十年前的純機械式加工設備相比,最新引進的設備都是全數(shù)控化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產品加工的一致性更好。而反觀過去的進口設備,對工人的素質要求很高,工人依靠自己過硬的技能來保證產品的質量,現(xiàn)在很多廠家只能通過高端的數(shù)控設備來彌補工人技能的不足。”
“現(xiàn)在工人的素質與上世紀相差太遠了?!边@位總工程師直言,過去一個工序的工人從實習到“出師”,至少需要三年時間,而現(xiàn)在的人缺乏耐心,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也不愿花三年的時間去培養(yǎng)一名徒工,基本上只用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F(xiàn)在的智能化設備,其編程主要由專業(yè)人士完成,工人只需按照指令操作機床即可,不需鉆研指令是如何生成的,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用工成本,這也是大家更喜歡使用進口設備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說,大量使用進口設備,也是一家企業(yè)標榜自身經濟實力的體現(xiàn)。”這位總工說,但不可否認,國產加工設備在精度保持等方面確實不如進口產品。因此,振興國產加工設備,同樣任重而道遠。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