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5G成為了越來越多人關注和談論的話題,其背后的原因,是5G的商用正在給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劇變。當然,這些變化肯定是積極的,比如讓人們視頻下載的速度更快,遠程交流變得更順暢,包括VR/AR等的應用煥發(fā)第二春等等。但你可曾想到,人們盛贊的5G竟會給今年高考帶來難題?
目前,隨著5G基站建設超過80萬個,5G終端連接突破3億人次,我國不少地方已經實現5G網絡的規(guī)模覆蓋,并開啟了5G日常應用。但5G信號的覆蓋、5G手機的增多,卻讓高考防作弊變得困難。因為現階段,不少屏蔽儀的頻段覆蓋還沒有完全覆蓋5G商用頻段,這導致高考中可能出現5G信號無法被屏蔽的情況。
以部分省份為例,標準的高考屏蔽儀所能囊括的5G頻段只包括3400MHz-3600MHz和4800MHz-4900MHz,但卻沒有囊括中國移動的n41頻段(2515MHz-2675MHz)。換言之,一旦某高考考場是在中國移動的n41頻段之內,屏蔽儀的作用就會失效,這將給考生提供鉆空子的機會,大大增加高考中作弊的概率。
你可別以為這是筆者異想天開、杞人憂天。在今天的高考數學考生過程中,湖北一考生就曾將數學高考試題違規(guī)拍攝并放到了某APP上,后經當地教育局通報,該考生正是鉆了考場5G信號屏蔽漏洞的空子。那么,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后續(xù)該如何防范呢?
短期來看,后續(xù)高考中如何想避免類似隱患出現,可以在高考期間讓運營商短暫關閉5G信號,或者增加對考生作弊的監(jiān)管排查力度,或者借助更多的設備和手段進行信號屏蔽。但長期來看,完善5G相關配套才是關鍵。畢竟5G信號問題能影響高考,自然也會影響其他重要場合和領域,只有完善5G配套,從根本堵上漏洞,才能有備無患。
總而言之,本次高考作弊的小插曲為我們敲響了5G發(fā)展的警鐘,后續(xù)還需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