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國際能源署首席專家稱全球石油枯竭速度超預期

時間:2009-08-0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災難性的能源危機正在逼近,其原因是世界主要油田大多已過生產高峰。

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3日表示,全球石油枯竭速度已超出預期,能源危機逼近將給全球經濟復蘇構成危害。 比羅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災難性的能源危機正在逼近,其原因是世界主要油田大多已過生產高峰。國際能源署最近對全球800多處主要油田所做的評估顯示,多數大油田已過產油高峰期。目前,石油生產的下滑速度幾近兩年前評估的兩倍。比羅爾認為,許多政府似乎并未意識到石油枯竭速度已超出預期,未來10年左右全球石油生產就可能達到高峰,這較此前大部分國家的預期提前了至少10年。 比羅爾警告說,石油需求迅速增長與供應停滯乃至下滑所引發(fā)的油價上漲,將可能令世界經濟復蘇受阻。他同時指出,當2010年后石油供應危機開始加劇時,少數擁有大量石油儲備的產油國的市場影響力將大大增強。他還說,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都要依賴石油,因此能源結構的改變會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對此各國應早做準備。 今年6月,國際能源署曾表示,全球經濟增長與石油需求強勁回升的跡象正在消退。之后,該機構又在其最新月度報告中補充道,2009年石油需求可能有重大轉折。 紐約商業(yè)交易所原油期貨8月3日亞洲電子交易時段上漲至70美元/桶上方,為一個月來新高。受全球經濟復蘇跡象影響,預計世界燃油需求將會復蘇。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馮連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1998年以后,少數石油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石油供應將在2010年—2020年期間達到頂峰,此觀點提出后遭到很多機構和專家的反對。國際能源署和美國劍橋能源研究會等機構是反對“石油峰值論”的主要代表。然而,在2008年國際油價一度攀升至147美元/桶的歷史高點后,很多持反對觀點的機構和專家開始“轉向”,甚至將“峰值”修正到2008年,認為未來石油產量將不會超過2008年的水平。國際能源署去年發(fā)布的《世界能源展望》也部分吸收了“峰值論”的觀點,但該報告并未提及“峰值”二字。馮連勇說,目前看來,反對“峰值”的聲音越來越小。一些國家和企業(yè)已經旗幟鮮明地承認,“后石油時代”已經來臨,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反對“峰值論”的人士堅持認為,世界石油資源是豐富的,北極、深海和油砂都存在人類可以利用的大量石油資源。石油相關技術的進步會打破所謂“峰值”的預言。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資深專家張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所謂“石油枯竭”或“峰值”說不以為然。他認為,用數學公式對一個油田的生產進行短期的預測也許有一定準確性,但是在大范圍和中長期內,各方面的條件是變化的,以參數固定的某些公式預測石油供應趨勢在方法論上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張抗說,人類可以通過油氣生產的戰(zhàn)術性接替和戰(zhàn)略性接替實現(xiàn)油氣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戰(zhàn)術性接替是指老油田的挖潛,而戰(zhàn)略性接替說的是新區(qū)新領域和非常規(guī)能源的開拓。“不僅常規(guī)石油能保持相當長時期的開發(fā),而且每一類非常規(guī)油氣的潛力都可相當于現(xiàn)在全部的常規(guī)油氣的潛力?!彼硎荆诤笫蜁r代,新能源的接替并不意味著石油的枯竭,正如石油替代煤炭、煤炭卻沒有枯竭一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