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運會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投放正式啟動,2011輛新能源汽車占大運會交通車輛需求超過五成,并覆蓋所有大運會場館。同時,深圳已新建改建57座公交充電站,滿足新能源汽車日常補電需求。
低碳交通覆蓋所有場館
在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車中,包括混合動力公交大巴1370輛、純電動公交大巴253輛、純電動公交中巴26輛、純電動出租車300輛及燃料電池車62輛。據悉,深圳大運會期間交通車輛需求為3810輛,而投放各類新能源汽車2011輛,占用車需求總量超過五成。
記者了解到,大運會期間,深圳將設置77條大運會新能源公交專線,線路覆蓋分布在深圳大運44個比賽場館,初步形成城市新能源汽車公交網絡,方便市民觀看賽事表演。同期,深圳將安排50輛純電動出租車作為“保點用車”,另外250輛在大運場館周邊提供出租服務;安排40輛純電動大巴作為大運會注冊人員專用車,實現大部分運動員、教練員、媒體記者與大會官員用車均采用新能源汽車。
自愿減排交易當扶持
記者現場看到,相比普通的公交大巴,純電動大巴不僅整車地板更低,乘客上下車更方便,而且電動大巴后門安裝有可活動的下車裝置,只要將折好的擋板往車外拉動,即使推著輪椅,也能輕松乘車。混合動力插電式雙層大巴昨首次亮相,該車不僅空間大,而且載客人數多。
為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深圳市與綠色出行基金等機構合作,建立新能源公交車碳計量賬戶和碳減排計量方法。將一定時期內新能源公交車經計量、核查的碳減排量,以自愿減排交易方式,出售給相關機構或企業(yè),以所得收入用于補貼新能源公交,逐步減少財政補貼,形成政府、企業(yè)、市場三方共同扶持新能源汽車應用的良性循環(huán)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