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機器人計劃進展不順 拐點在2014年

時間:2012-09-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富士康可能將加快機器代替人的進程

富士康可能將加快機器代替人的進程。

在獨生子女一代漸成中國社會中堅的年代,管理上萬人工廠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一直讓廣大制造業(yè)工廠主們頭疼。

尤其是隨著中國社會的老齡化,制造業(yè)的缺工高潮正在到來,人工成本在攀升,人力管理問題如處理不當,將引發(fā)不容忽視的危機。

為此,制造業(yè)界分析人士判斷,從長期來看,本次事件將加速機器人取代人工的步伐,考慮到成本因素,機器人大規(guī)模取代人力的拐點可能在2014年前后到來。

人力管理難題加速“機代人”

臺灣拓產業(yè)研究所的研究員左鵬飛表示,目前富士康的主力工人是20歲左右的90后年輕工人逐漸成為工廠的主力員工,和之前的80后、70后相比,新一代員工的公民權利意識增強,但吃苦耐勞精神差于父輩。

根據中國的人口普查結果,從2000年到2010年間,中國10到14歲以下的人口數(shù)量減少了約5%。照此速度,到2015年左右,制造業(yè)就將迎來一輪缺工的高潮。

過去幾年,隨著富士康的大客戶蘋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產品出貨量猛增,富士康用工數(shù)量由80萬人上升至110萬人,日益龐大的工人隊伍帶來了層出不窮的人力管理難題。

富士康在不久前加速推動“金匠中原”計劃,以河南鄭州、洛陽和山西晉城3座城市為據點,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并以iPhone為主要生產重心。其中鄭州將成為全球最大的iPhone產品整機組裝制造基地,而在洛陽將配置玻璃面板生產基地,晉城則為核心零組件等的生產基地。這一計劃的推動,使得富士康在中部地區(qū)的用工需求猛增,并且在它進駐的多個省市遭遇到缺工的挑戰(zhàn)。

有鑒于此,富士康從去年開始就著手大規(guī)模地在生產線上推廣機器人。此前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指出,將于2012年時以日產千臺的速度,制造30萬臺機器人,用來取代生產線上具有單調、重復性高、危險性強等特性的工作。

“富士康的許多生產線存在危險、對人體有害的情況。”左鵬飛指出,例如位于太原的金屬結構件工廠,要對iPhone的機殼機型加工時,需要用到化學制劑進行清洗,車間里面彌漫著化學制劑的味道,因此從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工序用機器人替代是大勢所趨。與人相比,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不需要伙食、住宿,也不會面臨難以管理的社會問題。富士康希望以此來緩解它面臨的困擾。

“富士康的許多生產線存在危險、對人體有害的情況。”左鵬飛指出,例如位于太原的金屬結構件工廠,要對iPhone的機殼機型加工時,需要用到化學制劑進行清洗,車間里面彌漫著化學制劑的味道,因此從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工序用機器人替代是大勢所趨。

與人相比,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不需要伙食、住宿,也不會面臨難以管理的社會問題。富士康希望以此來緩解它面臨的困擾。

30萬臺機器人計劃進展不順

“富士康的機器人產線非常神秘,從來不讓我們供應商進去看。”一家和富士康在機器人業(yè)務上展開合作的臺灣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在深圳和山西晉城等地,富士康正在大面積組裝機器人產線。

這位人士認為,富士康的機器人產品在行業(yè)里面已經相當領先,目前富士康的主要對手比亞迪、上海ABB的機器人工藝水平和富士康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除了富士康,其它臺資電子代工廠目前在推動機器人取代人工產線一事上動作遲緩,上述臺資公司人士指出,這是因為其它代工廠目前在機器人的生產技術上落后于富士康,而富士康的機器人又主要供給自己,不會賣給其它代工對手,因此短期內,其它電子代工廠仍然會嚴重依賴手工作業(yè)。

不過迄今為止,富士康推進機器人的進展并不像之前郭臺銘預計的那樣順利,上述人士透露,現(xiàn)在富士康上馬的機器人數(shù)量不到郭臺銘當時說的30萬臺的二十分之一。

目前富士康的機器人已經用在了蘋果的iPhone和iPad的生產上,“主要是在一些簡單、重復、枯燥的工藝上,如粉刷、檢測、焊接。”上述人士指出。

此前,富士康在山西晉城研發(fā)的機器人已經下線,預計2016年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機器人生產基地”。

“拐點在2014年”

不過,機器人要完全取代人工,目前在技術上還很難做到。一般自動化仍就是以運送、抓取或篩選等較粗略、重工性的工作為主,自動化在大量、同質性產品生產上會具有較大優(yōu)勢。但是有較多精細流程或定制化生產的地方,使用機器人自動產線則不具有經濟效益。在精細項目的組裝或較為復雜的測試上,仍是需要憑借人工進行。

從經濟效益上來計算,目前使用機器人的成本仍然超過人工。左鵬飛舉例說,一臺機器人的設備攤銷、維護成本一年至少要十幾萬。富士康的機器人也還不是那么高端智能,短期實現(xiàn)高效率比較困難,相比之下,中國制造業(yè)工人的實力仍不容低估,“之前我看到的許多工段環(huán)節(jié),人工產出都是以秒計算的。”左鵬飛說。

上海一家擁有自有工廠的手機公司的副總裁向本報記者表示,在手機行業(yè),機器人只適合于那些單個品類產能較大、出貨周期長的公司,因此大部分手機公司都會選擇用人工為主,相比之下,富士康的大客戶蘋果的產品通常一年才更換一次主力型號,且單個產品iPhone、iPad的出貨量超大,因此比較適合率先采用機器人產線。業(yè)內分析人士預計,考慮到中國工人成本的持續(xù)上漲,幾年之后機器人生產線的優(yōu)勢就將體現(xiàn)出來。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在富士康太原工廠,剛剛進廠的工人底薪在1800元左右,如果算上加班費,每個月通常都能拿到近3000元,按照兩班制,一年13個月一個工人的人工成本大約8萬元。

根據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2317.TW)的財報,該公司2011年毛利率在7.7%,比2010年的8.14%進一步下降。隨著用工成本的持續(xù)上升,電子代工業(yè)的毛利已經非常低,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成熟,預計在2014年前后機器人的成本可以低過人工。”左鵬飛認為,如果富士康能拿到政府對高端裝備制造業(yè)的補貼,則這一進程還可能會加快。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