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消息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人們可以常常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大廳看到自動駕駛輪椅,這是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研發(fā)的。這相當于在為實驗室做滾動廣告,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一個在現(xiàn)實世界中測試自動駕駛輪椅的好機會。
當學生們成群結隊地走在校園,他們常常會相互交談或沉浸在智能手機中,這種情況下,很難預測前方行駛的路況,有很大可能會發(fā)生碰撞。這些自動駕駛輪椅出現(xiàn)在校園的初衷也是希望模擬真實世界進行測試,因為要想在街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很困難。事實上,在現(xiàn)實世界中測試無人駕駛技術有很多繁瑣的手續(xù)——尤其是在像波士頓這樣人口密集的城市。
附近可作為測試地點的地方都是軍事基地,但麻省理工仍然需要想辦法測試他們研發(fā)出來的產(chǎn)品,測試成功之后才能量產(chǎn)上市。自動駕駛輪椅是人類駕駛汽車過渡到遠程控制汽車的一個緩沖地帶,研究人員可以通過自動駕駛輪椅的反饋信息更快速地更新改進他們的想法。事實上,自動駕駛輪椅這個產(chǎn)品既可以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先驅試驗品,又能幫助到行動不便的人,真是一舉兩得。
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軟件工程師ThomasBalch說:“目前關于自動駕駛輪椅的研究更多是把它作為一個平臺來使用,但也有人是真正想研發(fā)一款輪椅。自從我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工作以來,我看到有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如何幫助殘疾人更便利地處理事情上。”
這個自動駕駛輪椅上安裝了麻省理工用在汽車上的激光雷達掃描設備,以及2010年為新加坡街道而開發(fā)的一種地圖技術,這個地圖技術研發(fā)的時候“自動”一詞還沒有今天這么熱門。輪椅上方安裝了一個系統(tǒng),可以在它周圍創(chuàng)造一個3D地圖——比如,弗蘭克吉爾設計的史塔特中心的不規(guī)則墻壁。輪椅前面還有一個更小的掃描儀可以探測到障礙物。
FelixNaser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助理FelixNaser讓我坐著自動駕駛輪椅快速游覽了一圈史塔特實驗室,然而,這并不是我所期待的校園游覽。首先,他們用操縱桿和3D地圖技術繪制地圖。這比較普通,只是直接拍攝大樓的一邊到另一邊。一旦地圖制成,就可以在扶手一邊的大平板屏幕上看到一條彩色線條,這就是要行駛的路徑了。墻壁顯示為一種堅實的黑色,腳呈現(xiàn)的顏色是小的彩色圓點。房間的鳥瞰圖并不是很復雜,但它確實有作用。
整個旅途非常正常,緩慢而平穩(wěn),坐電動輪椅都是這樣。當系統(tǒng)檢測到一個人的時候,它就會慢慢停下來,重新調整自己的位置,并繞開這個人行駛。這整個過程耗時10到15秒。如果說有什么問題的話,那就是這個系統(tǒng)在碰到人的時候可能過于謹慎,它會阻止任何一個人碰到它的邊緣。十分謹慎,對自動駕駛輪椅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品質,但對汽車來說,可能會讓人感到無趣。
為了更好的保護我的安全,Balch緊隨其后,使用Xbox控制器作為緊急制動裝置。這個細節(jié)提醒我們,即使在速度緩慢的情況下,研究員也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放心讓這些車輛在沒有任何人類駕駛員的情況下上路。像輪椅這樣速度慢、對周圍影響小的產(chǎn)品,比較安全,很適合作為檢測漏洞的研究試驗對象。
一旦自動駕駛輪椅的技術完善了,它將會被用于繁忙的醫(yī)院里,幫助在地面運送病人。麻省理工學院一直在與世界各地的醫(yī)院協(xié)商能否開展試點項目,但迄今為止,CSAIL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究還沒有真正落地。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