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芯片工藝命名規(guī)則,Intel也要玩數(shù)字游戲?

時間:2021-07-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jù)悉Intel方面將改變此前的芯片制造工藝命名規(guī)則,以能效比對標臺積電,對它的芯片制造工藝進行重新命名,以求在芯片制造工藝方面實現(xiàn)對臺積電的反超。

  Intel首先會將當下的10nm工藝改進版命名為7nm工藝,據(jù)悉Intel的10nm工藝改進版的每瓦特性能可望提升10%-15%,在性能方面其實足以對標臺積電的7nm工藝。

  Intel如此做在于它在芯片制造工藝的命名上吃了虧,它對于芯片制造工藝的命名嚴格遵循了摩爾定律,即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對于芯片制造工藝的升級試圖嚴格遵循這一規(guī)律,而臺積電和三星自14/16nm工藝之后就已不再遵循這一規(guī)則,而是僅僅以晶體管gate長度來命名先進工藝,在性能方面的提升已遠不如此前的芯片制造工藝。

  正是由于臺積電和三星在先進工藝的命名上的激進態(tài)度,它們的先進工藝不斷演進,而試圖嚴格遵守摩爾定律的Intel則卡在性能提升方面而無法如期推進它的10nm、7nm工藝的量產,這也被業(yè)界吐槽臺積電和三星在先進工藝方面玩弄了數(shù)字游戲。

  業(yè)界猜測,在先進工藝制程命名方面,三星可能更為激進,它的5nm工藝可能遠不如臺積電的5nm工藝,估計也是因為三星的5nm工藝性能未能達到預期,導致它代工的高通驍龍888芯片出現(xiàn)發(fā)熱問題。

  其實早在臺積電推出10nm工藝的時候,Intel就曾列出它的14nm工藝改進版與臺積電的10nm工藝的參數(shù)對比,不過業(yè)界對此反映冷淡,此后臺積電每1-2年就升級一代工藝,先后投產了7nm、5nm工藝,而Intel的10nm則延遲了5年時間至2019年才投產,如今Intel的7nm工藝又再次延遲到2021年投產,在芯片制造工藝的研發(fā)上顯然落后于臺積電的進展。

  針對臺積電、三星和Intel的芯片制造工藝差距,日前臺灣媒體digitimes就曾對三家企業(yè)的芯片制造工藝做了對比,它主要以晶體管密度(每平方毫米晶體管數(shù)量)作為參考指標,對比了三家企業(yè)的10nm、7nm、5nm、3nm、2nm,其中Intel的5nm和3nm為預估值,臺積電和三星的3nm、2nm工藝為預估值。

芯片

  digitimes的分析認為,在10nm工藝上,Intel的晶體管密度就已領先于三星和臺積電,此后雙方的差距在的差距逐漸拉大。據(jù)digitimes的分析,它認為就晶體管密度而言,臺積電和三星的7nm工藝還稍微落后于Intel的10nm工藝,到了5nm工藝上三星又與臺積電拉開了差距,它認為三星的3nm工藝才接近臺積電的5nm工藝和Intel的7nm工藝。

  顯然如今Intel似乎吸取了這種營銷的教訓,對芯片制造工藝的命名作出了修改,除了將10nm工藝改進版命名為7nm工藝之外,它將到明年投產的原7nm工藝則命名為4nm工藝。

  Intel、臺積電和三星三家芯片制造廠對芯片制造工藝的命名游戲,凸顯出三家芯片制造企業(yè)的激烈競爭關系,只是Intel如今修改芯片制造工藝的命名規(guī)則勢必會引發(fā)巨大的爭議,而臺積電和三星會不會也因此而修改命名規(guī)則,比賽下各自的數(shù)字游戲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