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大有可為,多方勢力掀起布局熱潮

時間:2021-09-18

來源:

導語:導讀:近年來,全球掀起了一股自動駕駛熱潮,無論是傳統(tǒng)車企,還是科技企業(yè),甚至很多初創(chuàng)公司都競相加入這一行業(yè)賽道。

  近年來,全球掀起了一股自動駕駛熱潮,無論是傳統(tǒng)車企,還是科技企業(yè),甚至很多初創(chuàng)公司都競相加入這一行業(yè)賽道。進入2021年,自動駕駛熱度不減,且“吸金”不斷,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今年年初至今,自動駕駛行業(yè)投融資事件超過50起,投融資金額近1000億元,已超過2018年,達到歷年最高值。

  在此背景下,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已經朝向高階自動駕駛發(fā)力。而在這一過程中,作為自動駕駛汽車運算決策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作用正越來越突出,逐漸成為包括整車企業(yè)、零部件廠商、科技公司在內多方勢力的關注焦點。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前景可觀,多方勢力爭相布局

  如果說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那么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便可謂它的“大腦”。車輛有了“眼睛”之后,更重要的是運用“大腦”不斷地計算處理數(shù)據(jù)信息,從而作出最正確的決策判斷,不僅如此,“大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更高效的實現(xiàn)高階自動駕駛,大幅提升新功能的迭代速度。

  簡而言之,自動駕駛汽車一定要有聰明的“大腦”,而這也意味著,在自動駕駛汽車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下,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大有可為。

  事實上,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所蘊含的潛力與機遇早已在諸多企業(yè)的預想之中,這些企業(yè)中不僅有原本便深處汽車行業(yè)的整車企業(yè)以及零部件廠商,還包含互聯(lián)網科技與軟件公司,在這一技術領域,他們早有產品技術布局,且迅速迭代,如今已走在行業(yè)前端。

  要說整車企業(yè)中較早布局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企業(yè),特斯拉必定是其一??梢哉f,特斯拉Autopilot的出色表現(xiàn)來自于其所使用的AI深度學習算法,而支撐這整套復雜算法的正是特斯拉自研的高性能車載計算平臺。

  據(jù)悉,特斯拉Autopilot近幾年不斷進化,其芯片已經經過3次迭代。最早的1.0數(shù)據(jù)處理單元包括1顆英偉達Tegra和1顆Mobileye Q3.Autopilot2.0則沒用Mobileye芯片,采用1顆英偉達Tegra Parker芯片和1顆Pascal架構GPU,2.5版本又多了1顆英偉達Tegra Parker芯片。而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最新的FSD計算平臺上搭載了兩顆自主研發(fā)的加速芯片,也即Autopilot3.0硬件,其將逐步取代現(xiàn)款車型上裝配的Autopilot2.5硬件。

  零部件企業(yè)中,博世同樣進行了相關布局。據(jù)悉,早在2017年,博世就成立了專門研發(fā)域控制器的團隊,也是在這一年,其宣布與英偉達達成合作,雙方將以英偉達的深度學習軟件和Drive PX處理器為基礎,共同開發(fā)面向汽車制造商的量產型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在此之后,博世成功開發(fā)了計算平臺DASy,資料顯示,DASy域控制器基礎版、DASy增強版分別面向L2級高速公路輔助(HWA)及L3級交通擁堵引導(TJP)功能。

  相對于以上兩方勢力,互聯(lián)網科技與軟件公司近幾年勢頭較猛。例如百度,通過從L4到L2的技術降維,讓高階的無人車技術賦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并重復利用傳感器、算法算力等資源,推動商業(yè)化進程。據(jù)悉,早在2017年,百度就與德賽西威、聯(lián)合汽車電子等合作伙伴開啟了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相關合作,計劃量產國內第一款車載自動駕駛計算平臺。而后圍繞其這一計算平臺的合作不斷擴大,量產商用步伐加快。

  2020年7月,百度第一代ACU(Apollo Computing Unit),也即五仁平臺正式量產下線,率先應用于百度與威馬聯(lián)合開發(fā)的AVP自主泊車產品中。隨后,百度ACU迅速迭代,并獲得了包括廣汽、長城、現(xiàn)代等國內外頭部OEM在內的廣泛合作。據(jù)蓋世汽車了解,如今,百度ACU已擁有三個平臺,五個產品,從第一代五仁平臺(ZU5平臺)、第二代四喜平臺(單、雙TDA4VM)到第三代三鮮平臺(單、雙Orin-X),算力從1.5TOPS升級至508TOPS,支持ADAS功能到搭載記憶泊車(HAVP)功能,可以迭代升級且支持停車場自主泊車(PAVP),以及領航輔助駕駛功能(ANP)。

  百度之外,華為在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方面布局也較早。今年4月,華為在上海車展上正式發(fā)布了MDC810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其算力高達400+TOPS,可滿足高級別的自動駕駛乘用車及RoboTaxi 的應用場景。而在此之前,華為其實已推出面向不同場景的多款產品。

  據(jù)蓋世汽車了解,華為目前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具體產品型號有:MDC 810.有400+TOPS的算力,可以滿足L2+、L3、L4、L5應用場景;MDC 610.提供200+TOPS的算力,針對L4場景,主要面向于乘用車;MDC 210.有48TOPS的算力,針對L2+場景;MDC 300F,算力為64TOPS,面向商用車場景,比如礦卡、高速物流以及園區(qū)。

  當然,以上只是部分案例,除此之外,蔚來汽車、縱目科技、德賽西威等眾多企業(yè)的相關布局也在不斷鋪開,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已成為新一輪技術競爭的焦點,布局熱潮正在上演,且仍會持續(xù)。

  不只是強大算力,供應商需多方位賦能汽車廠商

  在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布局熱潮之下,算力“軍備競賽”愈演愈烈,這源于自動駕駛計算平臺需要強大算力的支撐。從前文的企業(yè)案例中便不難看出,企業(yè)在對自動駕駛計算平臺進行升級的過程中,算力的提升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維度。

  在蓋世汽車近期舉辦的2021智能汽車域控制器創(chuàng)新峰會上,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自動駕駛算法研發(fā)總監(jiān)劉會凱表示:“自動駕駛等級每提高一級,對于算力就增加一個數(shù)量級,一般認為,L2需要的算力<10TOPS,L3是30-40TOPS,L4是100TOPS以上,對于L5所需的算力,行業(yè)目前則還沒有明確定義?!?/p>

  日前,我們對當前企業(yè)已公布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品進行了對比分析,并按照AI算力整理出了自動駕駛域控制器TOP10.具體如下圖所示:

637674890452642903486.png

  從中可以看到,排在第1位的是蔚來NIO Adam,其算力高達1016TOPS,已應用于蔚來ET7車型中;縱目科技FDU3.0則位列第2位,其算力可達720TOPS,預計在2022年實現(xiàn)量產;排在第3位的是百度三鮮,其算力為508TOPS,將在2023年量產。

  除此之外,創(chuàng)時智駕iECU 3.0、華為MDC 810、博世DASy 2.0、德賽西威IPU04、華為MDC 610、特斯拉AutoPilot 3.0、大疆D130/D130+也出現(xiàn)在榜單之中,位列第4-10位。其中除特斯拉AutoPilot 3.0早在2019年便已量產之外,其余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量產時間大多集中在今明兩年。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如今算力競賽加劇,企業(yè)產品迭代速度加快,因此排名也在迅速變動。以百度的三代平臺為例,五仁平臺具備1.5TOPS算力,四喜平臺具備8-32TOPS算力,而三鮮平臺的算力則最高可達到508TOPS,正是基于產品的快速迭代,其排位迅速上升至如今的第三位。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對于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來說,算力并非唯一考量因素,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到高能效,同時要方便部署,且安全可靠。這也是那些目前正在努力推動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整車企業(yè),尤其是傳統(tǒng)整車企業(yè)們的重要訴求,在新的競爭業(yè)態(tài)下,他們急需具備相關能力的企業(yè)為它們甚至為整個產業(yè)提供技術賦能。

  而按照百度的說法,百度ACU是將該公司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積累和能力,與合作伙伴成熟的硬件設計、生產測試、持續(xù)供貨服務能力進行結合,共同打造的支撐汽車實現(xiàn)自動駕駛的專用計算平臺量產產品。百度開發(fā)ACU的最終目的就是將基于AI的自動駕駛賦能給汽車廠商,將其提供軟硬件一體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嵌入到汽車的系統(tǒng)里,并向汽車提供高精度定位、環(huán)境感知、決策規(guī)劃等能力,助力汽車廠商實現(xiàn)自動駕駛的量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多方位賦能汽車廠商,百度目前已和眾多行業(yè)尖端企業(yè)建立了完善的合作生態(tài),形成優(yōu)勢互補,未來計劃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聯(lián)合打造面向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多款專用計算平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