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機器人會奪走人類的的工作機會嗎?

時間:2013-08-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機器人工程學的發(fā)展,自動化系統(tǒng)的用武之地將從制造業(yè)擴大到服務業(yè)。信息技術(IT)的進步以及微控制器等硬件制造技術的進步,也使機器人制造成本不斷下降。

在勞動力不斷減少、生產效率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整個日本產業(yè)界都在加速實現無人化。隨著機器人工程學的發(fā)展,自動化系統(tǒng)的用武之地將從制造業(yè)擴大到服務業(yè)。信息技術(IT)的進步以及微控制器等硬件制造技術的進步,也使機器人制造成本不斷下降。

曾經被指責“不僅昂貴,而且毫無用途”的機器人開始變得“比雇人還要便宜”。

于是,人們就會有本文開頭那句話所示的擔憂。自產業(yè)革命以后,機械會奪走人類就業(yè)機會的擔憂一直存在。然而,雖然有的職業(yè)消失不見了,但保留下來的職業(yè)仍為數眾多。

那么,被機器人、機械及計算機搶走工作的說法只不過是杞人憂天?

有一份數據很令人頗感興趣。

國際機器人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在2013年1月進行調查,對主要國家機器人使用量與失業(yè)率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了分析。其中日本、美國、巴西的狀況值得關注。

IFR對這些國家2000年以后的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美國的機器人使用量和失業(yè)率成正比增加。巴西則是在機器人使用量增加的同時,失業(yè)率下降。

那么,日本的情況如何呢?事實上,機器人使用量在2000年以后開始減少。另一方面,失業(yè)率基本持平或略有減少。

從這3種模式可推測得出如下結論:1)美國由于采用機器人而使得人的就業(yè)機會減少,也就是說出現了機器人“驅逐人”的現象;2)巴西由于制造業(yè)擴大生產,機器人和人的就業(yè)機會都在增加,機器人處于“與人共生”的狀態(tài);3)日本一方面由于曠日持久的經濟低迷導致各企業(yè)壓縮設備投資,另一方面卻也保住了就業(yè)機會。是一種“人類優(yōu)先”的狀況。飽嘗裁員之苦的是機器人一方。

過度省人化會降低生產效率

那么,日本企業(yè)在實現機器人化和保證人的就業(yè)機會方面,實際上是怎樣運作的呢?筆者就此采訪了佳能電子公司社長酒卷久。該公司長期以來對辦公室及工廠等所有工作一線的業(yè)務進行分析,在找出不合理之處后,徹底采取合理化及省力化措施。

酒卷久社長:我就任社長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公司“搓澡”。也就是徹底減少浪費。本公司從10多年前就開始對財會、人事、總務等辦公室管理部門員工的個人電腦使用狀況進行管理。工作時玩游戲以及網上沖浪之類明顯的偷懶行為自不必說,就連電子郵件花費的時間過長、一個勁地進行網上搜索等等也一目了然。

通過提高白領員工的作業(yè)效率,反而使個人電腦的臺數減少了。另一方面,通過推進程序化,盡可能使事務工作實現了自動化。我們就是這樣一直在推進省力化,不過現在我感覺這個舉措該告一段落了。因為再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工作人員可能會很難。

舉例來說,假如為了提高招聘應屆畢業(yè)生的效率,要將擔任人事工作的人員減少到一半。這樣一來,大概就不能為面試等環(huán)節(jié)分出足夠的時間,所以,極端地說,按先來后到的順序進行招聘比較有效率。但是,顯而易見,這樣招不到好人材。

“過于采取合理化措施,反而容易降低白領員工的生產效率”,佳能電子公司社長酒卷久這樣說。(攝影:北山宏一)

管理部門減員往往會導致服務下降。“去人事部咨詢與轉崗及福利保健有關的事情,但大家都很忙,沒人理我。”出現這種情況后,會引發(fā)員工不滿,公司內部可能會變得人情淡漠。利用個人電腦等實現自動化和省力化,相應地管理部門也應該將精力用在提高公司內部服務上。人事工作人員應發(fā)揮的作用今后將不僅僅是管理員工,還要活躍組織氣氛、激發(fā)員工干勁。

對于社長秘書而言亦是如此。由于信息終端的發(fā)達,日程表及名片的管理社長自己就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在這一點上來說,也許不需要秘書了。但是,當有打給我的電話以及接待來客時,有沒有一個舉止端莊、應對得體的優(yōu)秀秘書,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人要創(chuàng)造新的工作機會

計算機在記憶力方面遠遠超過人類。如果企業(yè)能夠按照過去的軌跡順利地發(fā)展下去,也許就連企業(yè)經營者也可以換成機器人。因為只要分析過去的數據,然后作出最佳決策就行了嘛。

然而,實際的經營狀況迂回曲折,計算機也許可助一臂之力,但最后還是需要經營者的經驗和感覺。決斷還是要由人來下。

還有一些日本特有的問題。即便通過采用機器人及設備實現了合理化,現實中也不可能因此就解雇員工。人只能不斷探索新領域,自己創(chuàng)造工作機會。

這就要求經營者要具有感性。雖然不知道將來如何,但機器人目前還不具備感性。(訪談到此結束)

通過酒卷社長的談話可以總結出兩點。首先,機器人也需要裁員。“想開始減肥,但買了健身器后便會產生滿足感,實際上不做健身運動就根本不會廋下來。”與這種狀況相同,本來堅信如果采用了包括個人電腦在內的設備,工作就能實現效率化,但實際上生產效率卻下降了。今后應對此加強監(jiān)管,反過來逐步將機器人換成人。

另外一點是,在日本嚴格的解雇規(guī)定下,企業(yè)必須準備一些機器人及機械不能完成的工作。并且,有志氣的員工還應該以“不輸給機器人”的勁頭探索只能由人來完成的業(yè)務。這種業(yè)務就在正在干的工作中。正如酒卷社長指出的那樣,如果是一個只會做日程表管理的秘書,那么,隨著業(yè)務的計算機化也許就不再需要了,但如果是一個溝通能力很高、社長為順利開展業(yè)務而不可或缺的人才,那么就完全可以生存下去。

美國的情況另當別論,至少在日本,即使機器人使用量增多,人的就業(yè)機會可能也不會輕而易舉地被奪走。“用機器人取代了人之后,我們將把人調到更需要的崗位上以盡其用”,這是大多數企業(yè)的基本理念。

另一方面,為人提供“接收單位”也是有限度的。為保障就業(yè)機會而將不工作的員工留在公司內,卻非法解雇機器人,如果發(fā)展到這一步,那么毫無疑問,早晚有一天人類會被機器人告上法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