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飯機器人”亮相引圍觀
近日,安陽師范學院西門外,“炒飯機器人”和它的制作者劉永健出攤了。機器人身高1.6米,面前是一個直徑50厘米的炒鍋。劉永健將油倒進炒鍋后,放進去生雞蛋和蒸熟的大米以及其他配料,機器人自動地翻炒,三四分鐘后,色香味俱全的“揚州炒飯”便做好了。
“炒飯機器人”旁邊聚攏了不少大學生及路人,他們都很好奇。“來一碗吧,嘗嘗機器人做的炒飯是什么滋味。”“好嘞!”劉永健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耗費近萬元終于研制出來
怎么會有這樣一個創(chuàng)意呢?劉永健微笑著說:“用機器人炒飯不僅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而且節(jié)省了人力,從此不用再雇員工了。”
劉永健轉業(yè)后因企業(yè)效益不好下崗,之后一直從事餐飲工作。妻子患有宮頸癌,兩個孩子都在上學,為了生計,也為了節(jié)省開支,他突發(fā)奇想準備專心制作一臺機器人,幫助他干活兒。
起初,他的確遇到不少困難,滿腦子都在想這事兒,在制作炒飯鍋的中心軸上就花費了一個多星期,失敗了很多次,后來通過向有關專家請教才把難題解決了。
劉永健前后跑了很多地方,最后在廣州定做了機器人,僅機器人的胳膊就花費了1000多元,慶幸的是,70多天的工夫沒有白費,初步成功了。
“下一步打算申請專利,也愿意幫助和我一樣的下崗職工,免費為他們提供炒飯機器人,幫助他們再創(chuàng)業(yè)。”劉永健笑著說,他最近將制作“第二代炒飯機器人”,將炒鍋做成滾筒樣式,會更美觀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