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傳感正在眾多領域起重大作用

時間:2015-01-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紅外線,實質上是一種電磁輻射波,其波長范圍大致在0.78m~1000m頻譜范圍內,因其是位于可見光中紅光以外的光線,故而得名為紅外線。

隨著現(xiàn)在信息技術的革新與更迭換代越來越快,更多的高新技術與新興事物在我們的周圍拔地而起,紅外傳感器技術作為近年來發(fā)展最快的技術之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天文、氣象、軍事、工業(yè)和民用等眾多領域,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紅外線,實質上是一種電磁輻射波,其波長范圍大致在0.78m~1000m頻譜范圍內,因其是位于可見光中紅光以外的光線,故而得名為紅外線。任何溫度高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向外部空間以紅外線的方式輻射能量。利用紅外輻射實現(xiàn)相關物理量測量的傳感技術,即為紅外傳感技術。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一種全新的紅外傳感器,它可被用于隱形眼鏡,讓其擁有夜視功能。據介紹,這種傳感器具有捕捉可見光和紅外線的能力,并且在鏡片之間夾入石墨烯,而無需笨重的冷卻裝置。

這種用墨烯開發(fā)出來的紅外線圖像傳感器只有指甲蓋大小。不同于目前常見的中紅外和遠紅外圖像傳感器,首次實現(xiàn)了在室溫下對全紅外光譜的觀測。由于體積小、重量輕,它甚至能夠集成到隱形眼鏡或手機當中,未來有望在軍事、安保、醫(yī)學等多個領域獲得應用。

紅外線的波長在760納米至1毫米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分為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和遠紅外線三種。普通攝像機只需一個芯片就能拍攝到可見光,而紅外成像技術則需要同時看到近紅外、中紅外和遠紅外各種不同頻譜的圖像。更具挑戰(zhàn)性的是,中紅外和遠紅外傳感器通常必須在極低的溫度才能工作。

科研人員將石墨烯作為原材料,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結構,能夠探測到整個光譜的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但由于石墨烯對光線的吸收能力較差(2.3%),不足以產生足夠的電信號,此前相關的研究一直止步不前。上一代石墨烯紅外線傳感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靈敏度太差,無法滿足商用設備的需要。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科研人員對石墨烯產生電信號的過程進行了改進。據相關資料了解到,他們在兩個石墨烯薄片之間設置了一個絕緣隔離層,底層有電流通過。當光線照射到頂層石墨烯的時候,裝置會釋放電子,產生帶正電的空穴。而后,在量子機制的作用下,電子穿過中間的絕緣層,到達底部的石墨烯層。此時,留在上層石墨烯上的帶正電空穴會產生電場,并對下層石墨烯的電流產生影響。通過測量電流的變化,就能推斷出照射在上層石墨烯上的光的亮度。

新方法首次讓中紅外和遠紅外傳感器的靈敏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完全能夠媲美需要冷卻裝置才能運行的傳統(tǒng)紅外線傳感器。并且該設備只有一個指甲蓋大小,很容易實現(xiàn)集成。如果能夠將這種探測器集成到隱形眼鏡或其他可穿戴電子設備當中,將有望為人們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與環(huán)境進行交互的新方式。同時,該技術也為紅外線技術在軍事、安保、醫(yī)學等多個領域中的應用開辟了新的想象空間。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