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大洋電機對深交所《關于對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報問詢函》進行回復。深交所對年報提出8項問詢,包括說明是否存在通過資產減值準備對本期業(yè)績進行“大洗澡”的情形。
據大洋電機回復披露,2018年,上海電驅動承諾凈利潤不低于2.77億元,實際實現扣除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以外的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億元。
大洋電機解釋,2018年2月發(fā)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政策后,新能源客車、專用車補貼標準均有較大幅度下降,而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標準則按照成本變化等情況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使得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售主要以乘用車為主。
此次調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及其動力總成系統(tǒng)供應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使得大洋電機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tǒng)產品上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出現了產品價格的持續(xù)下降,產品結構的調整,高毛利產品的銷售比例進一步下降,從而拉低了2018年整體的毛利率水平。
大洋電機表示,因商用車補貼政策使得客戶需要運營達2萬公里后才能領取補貼,客觀上造成了客戶應收賬款賬期拉長,相應的壞賬準備計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