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深陷“停工門”傳領頭工人已被辭退
據廣州媒體報道,5月17日在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田零部件公司)爆發(fā)的員工停工事件進一步升級。雖然本田零部件公司5月24日公布了對員工停工事宜的解決方案,但員工對公司制定的提薪方案過程提出異議。記者昨天就此致電本田中國投資公司,一直未得到任何答復。
據了解,停工事件發(fā)生后,本田零部件公司于5月24日公布了對員工停工事宜的解決方案:將員工補貼提至120元到155元不等,相比之前提升了55元。由于與預期結果差距太大,停工的員工對公司提薪方案出臺的過程提出異議,稱大部分員工并沒有參與談判。
此前,本田中國投資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本田零部件公司、當地政府、工會和員工幾方已經積極談判,公司將會妥善解決好此事。記者昨天幾度致電該人士,但對方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的狀態(tài)。
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位于廣東佛山南海獅山工業(yè)園區(qū),總投資9800萬美元,于2007年3月正式投產,是本田在海外建立的第4家可全工序生產自動變速箱的工廠。
員工曬工資
省吃儉用月余400多元
5月17日晚,本田零部件公司停工的帖子出現在各大網站上。一位本田零部件公司員工還曬出了工資清單:南海本田I級工資=基本工資(675元)+職能工資(340元)+全勤補貼(100元)+生活補貼(65元)+住房補貼(250元)+交通補貼(80元)=1510元,扣除養(yǎng)老保險(132元)、醫(yī)療保險(41元)、住房公積金(126元),到手的工資為1211元。若每月除去房租250元、吃飯300元、電話費100元、日用品100元、工會費5元,每月僅剩456元。
一位本田零部件公司員工在網上這么描述工資增長速度:“我在本田干了2年半了,第一年工資漲了28元(理由是公司剛起步很多項目還沒投產);第二年漲了29元(理由是公司部分項目尚未完全投產);到了第三年在項目全部投產后也僅加了40多元?!?/p>
媒體爆料
中日員工工資相差50倍
和中國工人的拮據相比,本田零部件公司有一批特殊的工人——日本支援者,他們享受著高工資高福利。
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公司一個20多歲的日本支援者曾自稱每月工資有5萬元人民幣,這還不包括令人艷羨的補貼和福利。以部長為例,每月收入可達10萬元人民幣以上?!叭毡灸沁吔洺芍г哌^來,支援者吃住行全包,每天還有300多美元的補助,相當于普通工人兩個月工資。”
據悉,本田汽車零部件公司薪酬體系分為五大級別,一級是最低級別,五級是最高級別,每個大級別下面有15個小級別,共75個級別,每年評審一次,合格后就晉升一級,跳一大級大約需要15年。
事件進程
◎5月17日,本田汽車零部件公司近百名員工因不滿工資低、福利待遇差,停工一天。公司方面承諾在一周內給予回復。
◎5月21日,因傳言公司已赴湛江等地大量招聘新工,公司不會給員工加薪,員工們開始第二輪停工。
◎5月22日下午1點多,公司通過廣播宣布與“參與集體怠工、停工、集會,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公司命令”的兩名停工者解除勞動合同。當天下午2點多,停工員工復工。
◎5月24日,公司公布了對停工事宜的解決方案:本田零部件公司員工的補貼提到120元到155元不等,相比之前提升了55元。
本田工資門新進展 傳領頭工人已被辭退
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5月24日,本田方面做出回應,工人的補貼可望增至122元~155元人民幣,大約在原補貼基礎上增加了55元。資方的態(tài)度得到當地政府官員和工會的認可,部分未具名的人士均對本田汽車的做法給出了直接的肯定,意即本田汽車在為解決矛盾做出了“努力”。但對于工人而言,這樣的“加薪”遠未達到他們停工的目標。
以事情發(fā)展的趨勢看,事情的平息可能尚需時日。但對于抱著希望參與其中的工人而言,事情已基本結束了。在事發(fā)至今一周左右的時間中,這件事情的諸多方面證明,它已基本回到了行業(yè)內曾經發(fā)過的此類事件的老路上。
據說,當初帶領諸多工人停工的兩名關鍵人物已經被辭退,且沒有獲得除工資之外的補償。這樣的結果在中國并不是新鮮事,所謂槍打出頭鳥即是。這件事情迄今暴露出的細節(jié)中,資方與有關方面在處理這件事情之初,曾邀請工人代表參與解決方案的商討,但沒有人愿意出面。這可以被拿來用做工人不配合問題解決的理由。如果,資方與有關方面能代表工人給出工人不愿參與討論的解釋會更有意思。秋后算賬,始終是中國處理這類問題的最終結果。
在媒體的報道中,被解雇的兩名工人是因為違反了本田零部件公司“就業(yè)規(guī)則73條之規(guī)定”。該規(guī)定工人不清楚,本田零部件公司也沒有給出解釋。參與其中的工會同樣沒有給出正面的解釋。在中國汽車走向世界舞臺的過程中,美國是經常被提及的參比對象,在美國汽車工人聯(lián)合會(UAW)與整車制造商的談判中,這個工會組織會對與廠家談判的基本細節(jié)公開示眾。即便如此,最近30年來,美國汽車工人聯(lián)合會的會員人數呈遞減趨勢,這極大的傷害了它。在本田零部件公司的這起事件中,以正義形象示眾的工會究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綜合各方發(fā)布的消息,本田佛山零部件公司的工人對薪酬體系的不滿似乎是事情的根源。被工人與媒體提及的對比是,本田方面派駐這家零部件公司的30人左右的志愿者,他們的年薪酬在2億日元左右。這成為引發(fā)工人情緒的主要原因。
其實,在汽車行業(yè)內,尤其是在合資公司(整車與零部件)或者獨資公司(零部件)中,外方高薪酬是通行的規(guī)則。一般而言,外方人員的工資是按照其所在國的工資標準發(fā)放的,中方雇員的工資是按照中國標準發(fā)放的。在我接觸的企業(yè)中,他們的最小比例是這樣的。按照中方高管年薪100萬人民幣計算,外方的年薪一般在400萬人民幣。外方的這一收入不包括外派的補貼、獎金。如果將這些加在一起,外方的收入大致在800~1000萬人民幣?;氐街袊臐撘?guī)則,高管之間尚有如此差距,工人們之間的收入差距自是必然。
若將此事置于整個市場范圍內,它大致呈現了這樣的景象。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而且它具有難以預測的潛力。一方面,這里的汽車工人并沒有拿到與這種地位應該給他們帶來的收益。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使得事情有中國特色的結果。
可以說,中國制造并非是工人利益的所求點,它是本田零部件公司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門渴望的外衣,是本田零部件公司以低成本換取高收益的基點。在這兩者之間,工人僅是工具而已。這件事情的影響不會進一步擴大,除工人之外的各利益方會以各種方式成為事情的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