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季度以來,歐債危機不斷反復讓原油市場上不少投資者把“賭注”壓在了美國,然而近期美國陸續(xù)公布的一系列數據卻令投資者失望,國際油價頻繁出現(xiàn)暴跌。
此外,美聯(lián)儲還下調了本國經濟成長預估,上調了失業(yè)率預測。市場對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出臺的期盼也落空,市場情緒備受打擊。
被寄予厚望的“山姆大叔”表現(xiàn)欠佳,令市場悲觀情緒升溫,紐約油價失守每桶80美元,布倫特油價也一度跌破每桶90美元關口。
連日來,國際油價不斷創(chuàng)出階段性低點,市場對后期油價走勢判斷并不樂觀。但7月初歐盟針對伊朗的石油禁運令將正式實施,這讓國際原油市場面臨新的考驗。
2012年1月23日,歐盟通過伊朗石油禁運令,即日起歐盟不再與伊朗簽署新石油合同,已生效合同被寬限執(zhí)行至7月1日。這意味著7月1日之后,歐盟將徹底拒絕“伊朗石油”。
專家認為,當前國際原油市場供應充裕,即使拒絕了伊朗石油,歐洲市場可能也不會出現(xiàn)原油短缺的恐慌。
中國國際期貨高級分析師劉亞琴表示,眼下國際原油市場上投資者從原先對供應面短缺的恐慌,轉為對需求面不足的擔憂。市場對“伊朗石油禁運令”的恐慌已經不再,禁運令對國際油價的支撐可能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