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國產Model 3和Model Y的后輪驅動版車型售價均上調4752元,當前兩款車型補貼后售價分別為25.5652萬元和28.0752萬元。
與特斯拉直接漲價不同,小鵬汽車則收縮了新用戶權益。從12月13日起,新用戶下單小鵬旗下三款在售車型的購車權益禮包和購車分期權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縮。
除此之外,蔚來、哪吒、極氪也紛紛給出了現(xiàn)金優(yōu)惠的截止日期。
蔚來方面的消息顯示,如果在2021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購買ES8、ES6及EC6,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車的用戶,可按照2021年國家補貼標準享受補貼,最高可補貼1.8萬元;
哪吒汽車公布哪吒U 5000元的現(xiàn)金優(yōu)惠的條件也被限制在了12月28日前上牌;
此前極氪001方面也表示,因為今年產能已經被預訂完畢,客戶要根據2022年補貼退坡后的價格來購買,價格相比此前上漲了5400多元。
導致新能源汽車價上漲的原因,與2022年退坡后補貼政策的即將實施有密切關系。
與此同時,尚未徹底解決的芯片短缺問題,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也意味著企業(yè)讓利的空間正不斷被壓縮。
補貼退坡
對于特斯拉近期售價的上漲,特斯拉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漲價是根據明年國家新能源補貼退坡來確定的,因為現(xiàn)在下定的車主需到2022年才能提車。
根據2020年4月財政部等四部門發(fā)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而按照這一數(shù)字計算,續(xù)航在400km以上的純電動汽車在2022年的補貼將降低5400元;續(xù)航在300~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在2022年的補貼將降低3900元;符合補貼條件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含增程式)補貼金額也將降低2040元。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始于2009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展的早期,補貼是培育這一市場快速發(fā)展的途徑之一。
而在市場逐漸壯大之后,這一政策“拐杖”也應該適時撤掉。按照此前計劃,2020年底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就會退坡到位。但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壓力陡增,補貼退坡計劃也隨之延后到了2022年。
如今,這一市場迅速壯大,增幅甚至超越預期。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顯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2.7%,高于前10月。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認為,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300萬輛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顯示出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從過去以政策驅動為主轉向市場驅動。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認為,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有望突破20%。
目前,國家財政部尚未發(fā)布2022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預計相關通知將會在12月底公布。而按照2021年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的市場表現(xiàn),分析人士認為,執(zhí)行既定的2022年30%的退坡比例并不存在太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崔東樹分析認為,補貼退坡之后新能源車市場整體價格不會產生太大波動?!拔磥韲視匝a貼之外的其它方式繼續(xù)支持新能源車的發(fā)展,例如控制電價、支持充電樁的普及、授予優(yōu)先路權(不限行、不限購)等等?!?/p>
成本上漲
與此同時,隨著芯片短缺及供應鏈價格上漲,新車交付壓力也在增大。
去年年底開始,芯片短缺問題已經影響全球。在國內,包括蔚、小、理在內的新能源車企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如蔚來7月交付量下跌,理想One 9月交付量掉隊,小鵬10月因缺芯向客戶提出補償方案。缺芯都給企業(yè)帶來最直觀的市場波動。
如今,芯片短缺問題還未徹底緩解,動力電池價格又出現(xiàn)上漲。此前,比亞迪發(fā)布了電池產品漲價20%的公告,國軒高科以及鵬輝能源也隨之跟進。
第三方分析機構GGII測算顯示,方形鐵鋰電芯理論成本由年初的0.33-0.39元/Wh上漲到0.48-0.54元/Wh;方形動力523電芯的理論成本由年初的0.45-0.51元/Wh上漲到目前的0.61-0.67元/Wh;對應的圓柱三元523電芯的理論成本則由0.4-0.46元/Wh上漲到目前的0.58~0.64元/Wh。
電池價格上漲的原因首先與材料價格大漲有關。從鋰電中游原材料年初漲幅來看,碳酸鋰漲幅270%,六氟磷酸鋰漲幅近390%,PVDF價格漲幅440%,電解液漲幅約160%,因而成本端壓力加大,動力電池漲價也在預期內。
其次,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逐漸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占比已經超過了20%。這直接導致電池的需求提高,使電池產能需求加大。寧德時代近期大幅上調相關明年出貨量出貨指引,預計明年電池出貨量可能達到350GWh(億瓦時)。寧德時代提升出貨指引也印證了電池需求擴張的邏輯。
電池成本的上漲對于純電動汽車利潤也造成一定影響。有研究機構調研顯示,動力電池原材料漲價的影響如果傳導到末端整車企業(yè),電池的采購價格實際可能增加約10%~20%,最終整車的物料成本將會上升3.5%~7%。
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企業(yè)成本正面臨多方壓力。盡管車企會依靠規(guī)模效應分攤成本,盡量不對終端售價進行上調,但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產品能夠穩(wěn)住目前的價格已經實屬不易,消費者等待短期內降價幾乎已經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