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電網仍需調整

時間:2011-07-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于10日京滬高鐵G151次列車在山東境內發(fā)生的斷電故障,中國工程院士、著名鐵道專家王夢恕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造成“曲阜至滕州至棗莊下行線接觸網故障”的原因,極可能是超常的大風或雷電。

  對于10日京滬高鐵G151次列車在山東境內發(fā)生的斷電故障,中國工程院士、著名鐵道專家王夢恕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造成“曲阜至滕州至棗莊下行線接觸網故障”的原因,極可能是超常的大風或雷電。他認為,這次的事故,也應引起京滬高鐵有關方面的重視,及時進行相應調整。

  王夢恕先生解釋,高速鐵路列車車頂上都有受電弓與高壓接觸網相連接,供電系統的電壓通常都在1500伏以上。“固定高壓接觸網的還有其他網線,過去,通常都是比較容易斷的銅線,現在改成了耐久、耐磨損的固定線,不會輕易斷?!蓖鯄羲》治?,這次造成接觸網故障的,不會是固定線斷掉,而更可能是雷擊或大風兩種因素。

  10日,山東曲阜、滕州、棗莊沿線短時間內都有激烈暴雨,伴隨著大風。根據當地氣象部門預報,局部地區(qū)“短時大風達到七至八級以上”。

  “中國目前的高速鐵路供電接觸網線,大多按防8級左右的風速設計,如果遇到比這更大的風速,則有可能遇到意外?!蓖鯄羲∠壬忉?,在京滬高鐵沿線,9、10級以上的大風非常罕見,按8級左右的風速設計的網線等,應該都是合理的、達標的,但也“難免意外情況發(fā)生”。

  王夢恕表示,新建鐵路的供電、通信等系統通常需要一個月時間磨合,京滬高鐵正式通行僅11天,“現在的電網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緊,還需要不斷調整?!彼J為,磨合階段遭遇這種突發(fā)的自然災害,較難防御。

  王夢恕先生還表示,京滬高鐵的避雷針等避雷設施通常只防高空雷擊,卻難防止“滾地雷”,“除了青藏高原,中原地區(qū)極少有滾地雷發(fā)生,因而京滬高鐵設計時并未從這方面考慮?!蓖鯄羲≌J為,極偶爾發(fā)生的“滾地雷”也有可能導致“接觸網故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