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10日京滬高鐵G151次列車在山東境內發(fā)生的斷電故障,中國工程院士、著名鐵道專家王夢恕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造成“曲阜至滕州至棗莊下行線接觸網故障”的原因,極可能是超常的大風或雷電。他認為,這次的事故,也應引起京滬高鐵有關方面的重視,及時進行相應調整。
王夢恕先生解釋,高速鐵路列車車頂上都有受電弓與高壓接觸網相連接,供電系統的電壓通常都在1500伏以上。“固定高壓接觸網的還有其他網線,過去,通常都是比較容易斷的銅線,現在改成了耐久、耐磨損的固定線,不會輕易斷?!蓖鯄羲》治?,這次造成接觸網故障的,不會是固定線斷掉,而更可能是雷擊或大風兩種因素。
10日,山東曲阜、滕州、棗莊沿線短時間內都有激烈暴雨,伴隨著大風。根據當地氣象部門預報,局部地區(qū)“短時大風達到七至八級以上”。
“中國目前的高速鐵路供電接觸網線,大多按防8級左右的風速設計,如果遇到比這更大的風速,則有可能遇到意外?!蓖鯄羲∠壬忉?,在京滬高鐵沿線,9、10級以上的大風非常罕見,按8級左右的風速設計的網線等,應該都是合理的、達標的,但也“難免意外情況發(fā)生”。
王夢恕表示,新建鐵路的供電、通信等系統通常需要一個月時間磨合,京滬高鐵正式通行僅11天,“現在的電網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緊,還需要不斷調整?!彼J為,磨合階段遭遇這種突發(fā)的自然災害,較難防御。
王夢恕先生還表示,京滬高鐵的避雷針等避雷設施通常只防高空雷擊,卻難防止“滾地雷”,“除了青藏高原,中原地區(qū)極少有滾地雷發(fā)生,因而京滬高鐵設計時并未從這方面考慮?!蓖鯄羲≌J為,極偶爾發(fā)生的“滾地雷”也有可能導致“接觸網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