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管不好,重資產成為替代方案
文:劉寶紅2024年第二期
我們知道,企業(yè)獲取資源的方式有兩種:要么自己做,垂直整合,重資產;要么供應商做,市場方式,輕資產。兩者的關系是,企業(yè)選不好、管不好供應商,沒法有效通過市場方式獲取資源,就轉向垂直整合,以重資產方式的獲取資源。本文摘自《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一書。
文/劉寶紅
供應商選不好、管不好,有些的確是情況特殊,比如資產的專用性強,雙方高度博弈,交易成本太高,采購方就不得不垂直整合。當技術處于新興階段的時候,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比如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和比亞迪這樣的整車廠垂直整合度高,建有自己的電池廠,就是這種情形。但是,更多的時候呢,卻是管理方式簡單粗放,沒法有效理順供應商關系,約束博弈,共擔風險,共享成就。
如圖1,當雙方的利益訴求能夠清晰表述,一是一、二是二,我們會通過合同來約束雙方的博弈;當雙方訴求有很多不確定性,沒法清晰表述時,我們就得借助關系來約束雙方行為。持幣購物是百分之百地靠合同約束,采購方不承擔任何重資產風險,但管控力度也最弱;垂直整合是百分之百地靠關系約束,采購方的管控力度最強,但也承擔全部的重資產風險;兩個極端之間還有好幾種形式,我們這里總結為協(xié)作關系、競合關系、代工關系。
換個角度看,持幣購物完全依賴市場機制,有選擇、沒管理:供方市場充分競爭,需求可清晰描述,這個供應商不行,換一個就得了。相反,垂直整合則完全依賴管理行為,沒選擇、有管理:這活兒歸自己的工廠做,你沒有選擇的余地,不喜歡也得想辦法跟工廠協(xié)作,把問題解決了。從完全靠市場機制調節(jié),到完全靠內部管理協(xié)調,中間有很多組合,究竟多少靠市場,多少靠管理,取決于采購方的管理能力,也就是如何有效約束供應商的博弈。
圖1 從垂直整合到持幣購物,中間有很多選擇
(1)協(xié)作關系
協(xié)作關系下,需求的不確定性很大,很難通過合同來描述,合同的約束力有限,供應商的行為更多地需要協(xié)作意愿、長期關系來約束?!瓣P系”在這里就是“社會契約”,讓供應商不計較一時的得失,為更大更長遠的目標共同努力。協(xié)作關系下,雙方的互動很頻繁,雙方的溝通障礙少。
協(xié)作關系有三點要求,我們在以后還會詳細談到:(1)長期關系,供應商的短期損失可以在長期得到回報;(2)供應商的數(shù)量有限——協(xié)作關系需要大量的資源來維護,我們沒法跟每個供應商都建立協(xié)作伙伴關系;(3)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問題轉移給供應商。
企業(yè)管理能力不足的時候,上述三點一點也做不到:供應商選不好、管不好,所以一直在找供應商,導致供應商數(shù)量膨脹;沒有能力推動內部職能協(xié)作解決問題,就把問題轉移給供應商;沒有能力做出長期承諾,短期關系就盛行。所以即便是協(xié)作關系,也是暫時的,很快會變成競合關系。
(2)競合關系
競合關系下,雙方面臨的不確定性相當大,不能清晰地通過合同來約束;雙方的互信不夠,也不能完全基于關系來約束行為。供需雙方互相依賴,互相提防,邊打斗,邊合作。供應商關系中,競合關系最為挑戰(zhàn),對采購方的管理能力要求也最高。
作為解決方案,我們要么改善商務關系,把競合關系轉化為協(xié)作關系;要么推動設計的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把競合關系轉化為代工關系或持幣購物。但企業(yè)的管理能力不足時,兩條路都走不通,那就要么繼續(xù)在競合關系下掙扎,要么就垂直整合。
(3)代工關系
代工關系下,雙方的合作界面相當清楚,但沒有持幣購物那樣簡單;不確定性有,但相當?shù)?,雙方的關系可以主要通過合同來約束。跟持幣購物不同的是,供應商需要按照采購方的要求來定制,雙方的互動也比持幣購物更多。
代工關系下,理想的情況是采購方沒有進入制造領域的意圖,代工商沒有推出自有品牌的計劃,雙方的能力互補,競爭關系較弱,協(xié)作基礎較強。但即便是這樣的理想情況下,雙方都不想互相綁定,采購方在尋找更好的代工商,代工商也在尋找更多的客戶。這種表面上的整體均衡,經??赡茏?yōu)榫植康牟痪?,比如產品升級換代,需求的不確定性增大;工藝鎖定了,代工商的議價能力增加;代工商想推出自有品牌,跟采購方競爭等,都可能變成競合關系。
可以說,在供應商關系中,競合關系是常態(tài)。協(xié)作關系處理不善,可能惡化成競合關系;產品、技術升級換代,需求的不確定性增加,原來的持幣購物、代工關系也可能復雜化,成為競合關系。企業(yè)管理能力不夠,協(xié)作關系建立不起來,競合關系又擺不平,結果就是要么繼續(xù)輕資產,承受供應風險;要么轉向垂直整合,以承擔重資產風險為代價。
就拿京東的自建物流來說,隨著業(yè)務的發(fā)展,跟物流商的競合關系難以有效管理,京東就自建物流,重資產進入物流領域;重資產不是最經濟的解決方案,成本做不低,京東物流最終被剝離。這一詳細過程,我另有專文闡述。這里的問題是,京東能否避免這樣的輪回?
其實,京東的問題跟別的領先企業(yè)沒什么本質不同,那就是供應商的能力沒法支撐業(yè)務發(fā)展,而為了改善能力,勢必需要投入專屬性強的資源,主要是固定資產。為什么有的企業(yè)能夠通過供應商得到這樣的資源,而有的企業(yè)則陷入垂直整合,最終又不得不剝離重資產的輪回?
就拿智能手機來說,蘋果垂直整合了一部分能力,比如芯片設計;但對于生產制造,卻一直堅持輕資產的戰(zhàn)略。蘋果的需求相當復雜,不確定性非常大,資產的專用性強,他們是如何管理競合關系,轉變?yōu)閰f(xié)作關系呢?我想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蘋果的供應商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更強,而且愿意分擔一些重資產風險,比如買斷產能、提供設備、給供應商一定的業(yè)務承諾等。
也就是說,在持幣購物和垂直整合之間,蘋果這樣的公司找到了第三條路;京東、亞馬遜這樣的企業(yè)供應商管理能力更弱,結果就走上重資產之路,承擔了更多的風險,付出更大的代價。
重資產決策動輒涉及大筆的投資,后面有很復雜的原因,我不想也不能夠一一分析。我發(fā)現(xiàn)的共性是,最終選擇輕資產的企業(yè)一般比較成熟,管理能力強,在供應商管理上能采取差異化的做法;而走重資產垂直整合之路的呢,管理能力一般更弱,對待供應商非黑即白,在尋找第三條路上能力不足。很多新興企業(yè)屬于后者,他們強于業(yè)務模式創(chuàng)新而弱于供應鏈運營,在供應鏈運營上吃的虧、受的罪還不夠多,在重資產上試了很多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